申论作文的“十大经典难题”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春之耕 |
申论作文的“十大经典难题”
一、畏难恐惧心理
对自己不够自信,觉得写出来的肯定都是错的,对作文有畏惧心理。要想克服恐惧心理,你要明白一点,大作文整篇文章并不是都要自己想的,无论是总论点还是分论点都是要从材料中提取出来的,甚至你们可以从给定材料中抄一些有用观点或者素材。虽然是抄材料,但切记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不要原封不动地抄,因而大家一定要学会加工材料。
二、缺乏写作技巧
大作文写作写不出来,除了心理恐惧,更多的是因为缺乏写作技巧,要想提高大作文,一定要做好下面这三个方面:
1.列提纲
在正式写作之前,大家一定要先列提纲。列提纲的好处在于,让考生心里有数,便于控制速度和字数,快速成文,不跑题。
提纲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先确定标题、总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再回去查看材料,看下哪些内容属于可引用。
2.积攒素材
很多考生在素材积累时, 要么觉得要积累的内容太多,无从下手;要么带着盲目性,每个知识点都略有了解,但都记不深刻,上了考场感觉“用不上”。那要怎么积累素材呢?可以多看看时政热点,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等等。
3.看优秀范文
范文里有很多内容你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很多考生觉得看范文就要把整篇范文记下来,这样备考浪费时间和精力。要看的是行文结构,新颖观点、好词佳句。因为申论的评分要素有四点:观点、结构、论证、语言,所以要多从范文中体会学习。
三、偏题跑题
申论写作阅卷阅什么?
1.是否跑题?
2.是否有观点?
3.结构是否完整?
4.论证是否充实?
绝大数人直接栽在了第一关“是否跑题”上。跑题是文章的大忌,那么怎样才能不跑题呢?
如何防止跑题呢?审清大作文题目要求是最有效的办法,自己弄清楚题目想让写什么内容,然后根据材料和客观题答题情况,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出题人给定的大作文中心论点一般指向很明确,稍加分析就不会偏离。
如何防止偏题呢?必须要做到
1.确保分论点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
2.确保分论点之间形成并列或递进的关系;
3.确保分论点在文中有较多篇幅体现。
四、论点不明确
在申论写作中,中心论点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文章核心。一个好的中心论点可以让文章大放异彩,相反,如果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写偏了或写错了,那么整篇文章德分数就不会太高。如果论点错了,那么作文自然就偏题跑题了。中心论点有这几个要求:
1.鲜明;
2.新颖;
3.深刻;
4.有针对性。
那么如何快速确定中心论点呢?
1.理解材料内在逻辑关系,把握每个材料主要内容;
2.审题,看题干要求,无论是“命题作文”中“以……为题/题目”;“半命题作文”中的“主副标题或一半题目”;还是“自拟题目作文”中“从……的角度”“以……为话题”“以……为主题”“结合对……某句话理解”其实都是告诉了我们写作方向。
3.以题目给出方向为基础,结合权威性原则确定中心论点,权威性原则分为两类:
如何快速确定分论点?
分论点要求是充实、有效、丰富。
1.梳理每则材料的段落大意,从中提炼出对策或意义。
2.借鉴前面小题答案,从而找到分论点。
五、结构不完整
很多考生不知道申论作文框架结构,写作时没有列好提纲,导致整个文章结构是混乱的,缺少主次之分,缺乏文章的骨骼。
作文一般有三个组成的:
引论——开头第一段,包括给定资料内容、简明扼要分析评价、提出论点。
本论——主体部分(用二至三段),首先,确立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以三到四个为宜;其次,依据给定资料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所立论点进行论述。
结论——结尾部分(最后自然段),联系实际、深化主旨、发出号召。
复习时建议多看看优秀的申论范文,看多了就懂得申论文章的框架结构了。
六、论证不充分
常用的论证方法:
一是对比论证:段旨句+正面案例+反面案例+结论;
二是例证法:段旨句+案例1+案例2+案例3……+结论;
三是政策分析法:段旨句+理论政策(构建主题和对策的关系)+问题表现+原因/影响+结论;
四是引证法:段旨句+名言警句/经典案例+材料案例+结论。
七、语言口语化
语言口语化使因为官方表述积累太少了。建议多看看官方文章。
那么要如何积累规范的申论语言呢?
1、平时多注意积累申论的规范表达。如: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正式文件包括全国性会议文件,通过阅读这些合格的“官样文章”培养自己的语感、增强政论性语汇表达能力。可以多看这些:《半月谈》,《瞭望周刊》,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每年省政府报告、国家中央文件等。
2、加强词汇的积累,注意公文中动词的使用方式。申论文章中多使用动词、用好动词才能使论证有力度,要能通过使用不同的动词表达性质相同的事件。
3、一定要勤于动笔。多多用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言论,不要经常只是“思考”中。只有落实到字里行间真正用笔、用规范性词汇表达出来,申论写作才能提高。
八、字迹潦草
一份试卷给阅卷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在于卷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干净、整洁的试卷吸引着考官深入阅读,字迹难以辨识,还处处连笔的卷面,对于阅卷人来说,那就是“折磨”,你与竞争对手之间相差的或许就是这5分左右的卷面分。因此,日常练习中,卷面不整的考生须提前练字。在练习的时候放慢速度,一笔一划写清楚,练习过程尽量不要连笔。注意排版,每天抄写200-300字。练字较为枯燥,加上短期之内难见成效,容易中断,建议大家多点耐心、毅力。
九、大量引用材料
在写申论大作文的时候,一些考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文章大篇幅抄袭材料;二是论述完全脱离材料。这是两种极端,大作文题干一般要求、文章的评分标准里基本都有这样一条,叫做“结合给定资料”,从写作角度讲若要体现作文与材料有紧密的联系,说明申论作文是可以抄材料的。所以整篇文章脱离材料是不行的,不符合“结合给定资料”的要求。但是大量用材料的原话原句,没有一点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也是很危险的。
既然申论文章是可以抄材料,那么要怎么抄是比较合理的呢?一方面,作文的论点要从材料里提炼出来;另一方面,分论点的论证可以结合材料里的具体事例或引用材料里的部分内容。作文要求部分会有“联系实际”这样的字眼,需要考生要联系社会现实、自身经历和生活体验个性化表达。所以材料一定要有选择性地“抄”,针对性地“抄”,不能全“抄”。“抄”的时候一定要换种表述方式,尽量避免原句原话抄。比如借用同义转换,巧用引号增亮点,缩句扩句等方法,适当地转换表达方式。所以申论作文要想得高分,材料要抄的得高级一些。抄的时候要选准材料,抄的内容和文章的主题和角度符合。如果材料和文章写作没有直接关系,最好不要抄!
十、套用模板
很多人都觉得申论文章写作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把希望寄托在对作文的模板上,现在网上出了不少万能模板,很多人都花费大量时间去背诵申论模板。其实不要低估阅卷者的观察能力,你的文章是不是模仿,是不是照搬,阅卷者心里是有数的,你套用得再好,最终分数也不会高的。所以一般都不提倡过于死板的套用模板。申论作答需要依据材料,材料是千变万化的,作文观点角度的选择、论证方法技巧、文章结构安排、对策措施的表述等都是依据材料写的,所以套用万能的模板肯定是行不通的,你们一定要学会创新。
要是备考时间不多的话,可以在原有的模板上改善一下,融入一些你自己的创意,让它成为你自己的新模板。如果备考时间充足的话,最好不要使用那种大众化的模板,可以自己从写作练习中总结属于自己的方法,或者比如官方文章或优秀范文中抽取出比较新的语言、观点、表述,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