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杂感

(2019-04-10 11:48:09)
标签:

杂谈

分类: 病相社会

清明杂感


      


 


清明以来的五六天时间里基本上没读书。


不是不想读,也不是没书可读。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书桌上也摆着可以一读的书籍。应该是清明假日以来有些心思没有表达,没有宣泄,积郁在心里憋闷得很,让人焦躁,因而没心情看什么书吧。


再给自己找两个理由吧:一是积累了一两件必做的事,拖拉着没做,总还惦记着;二是单位改革,工作思路没法厘清,心里窝着一个字“烦”。焦躁、惦记、烦,三种负面情绪叠加,哪里还能静心读书。


 


言归正传:清明时节,无心读书只是表面现象。


 


清明,准备回家乡给爷爷、大爷爷等先人扫墓。可是没去,这一来就连续两年没去扫墓了。没去扫墓,心里却总想着去给大爷爷扫墓,去给大爷爷磕三个响头。一则感恩大爷爷的教诲;二则告慰大爷爷的在天之灵:“侄孙子应该不算辜负您!虽不算成功,小日子却也舒适好过,‘全面小康’了比您希望的要好些吧!”可是,家乡的风俗,侄孙一般不直接去给大爷爷扫墓,除非“挂众亲”。自从大爷爷去世
20年来我们儿孙辈还没组织过“挂众亲”。今年依然没有。我又不便去组织,因为有纪律约束。那就只好在心里怀念,在晚餐前焚香、烧纸祭祀……


不知道是不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心理在作怪,自己决定今年不回乡扫墓,心里却又总是有着一些牵挂,有一些放不下。也就有了淡淡的乡愁。有了乡愁,就意味着年老!我恐怕真的是“老”了?!


 


清明前,妻子说要到老家门前栽一颗桂花树,作为我家小小宝诞生的标志。小小宝出生以来还没回过老家,毛毛小孩,没有家乡的概念,不知道什么是祖籍、先人,也不会有什么乡愁。清明期间,一年多时间以来天天陪伴着小小宝的爷爷回家乡扫墓去了。我们五次三番地逗孩子玩:“小小宝,你的爷爷呢?今天谁带你出去玩耍呀?”孩子朝爷爷常坐的沙发方向看了看,立即跑过来抱抱我的大腿,拉扯着我一起去家门口,咿咿呀呀地吆喝叫唤,孩子真听明白了的字是“玩耍”,要拉扯着我带她出去玩耍了。在街头、超市、广场,孩子总是乐不思蜀,玩得不想回家。这是孩子的天性。我呢,在外面总想着家里,在外地总惦着家乡,这是不是“老人”的天性呢?明年,孩子三岁了,要带回老家去“认祖归宗”,好好培养家乡情结才是。


 


清明,晚餐前举行简单的仪式祭祀先人:“请老人家吃饭”!母亲炒了几道最拿手的菜,我给斟上家里最好的酒,小宝给先人烧去亲手绘制的“金元宝”,妻子捉住小小宝的手作揖祈祷……自从小宝出生以来,母亲在祭祀时多次跟我们讲到:“要是你爷爷还在,看到小宝这么可爱,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呢!你爷爷是特别喜欢小孩子的。”母亲的话,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和蔼可亲、勤劳质朴的爷爷,想起爷爷带着我放牛、砍材、采野生的茶泡和蕨菜等等的童年时光。


 


春节后不久,有儿时的同学在一起,谈起老师。我的启蒙老师、送我考上学校离开家乡的班主任老师都已是耄耋之年,垂垂老矣。同学说:老师和同学们见面,时常还会谈到我,问起我。而我呢,已经有很多年没去看望老师了。据说启蒙老师如今耳朵有点背,好多年不再打牌——老了,精力不支,也没人愿意陪一个老太爷玩牌!班主任老师即将年满九十
,身体每况愈下,春节前即卧病在床,不一定能等到九十大寿了……我原计划清明假期回乡扫墓,一路去看看老师们。后来又想,清明时节去看望年迈多病的老师,似乎不妥。对老师的惦念也一直纠结着,纠结着,我只能策划着给班主任老师去庆贺九十大寿了。班主任八十大寿时,我还在市里工作,驱车三个多小时赶去祝寿,老师高兴地把我拉到身边坐着,看了又看,我在老师眼里就是归来的游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是这位慈祥母亲的悉心栽培,我怎么能跳出农门,走出山乡。每当我拿着书,精神疲惫的时候,白发苍苍,目光炯炯的老师的幻影就会在身旁光线较暗的一侧闪亮,鼓励我前行……


 


昨夜,妻子教小宝背诵关于清明的诗歌,我想起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来: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家乡正是“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时候”。没能返乡看百花争艳,听百鸟和鸣,心里念叨着已经老去的爷爷,将要老去的恩师,丝丝缕缕的乡情牵扯,真不是读书时节。只好磨磨笔头,敲敲键盘,再看看窗外层层叠叠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想想家乡红杏枝头春意闹或者梨花一枝春带雨……


 


 
清明杂感

清明杂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