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面试:你不能不懂的面试问题(十一)
一、2019年度国考面试怎么进行?
国考面试就要来了,国考面试怎么进行呢?
国考面试入围名单今日向社会公布。面试时间为3月底以前完成。
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反应速度和临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
国考的面试环节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均为考生现场获知题目现场答题。
结构化面试题量:每天两套题,每套五道题目。
结构化面试时间:时间包干制,25分钟,一般提前5分钟提醒。当采用材料题时,考生在场外10分钟看材料,场内25分钟答题,场外做的笔记通常可以带入场内。
结构化考查方式:一般采用听题的考查方式,微材料题或者漫画题时会单独放题本,由考官提问问题。大部分考场内安排有草稿纸和笔。
面试考官一般是由7或9人组成,组长为主考官。考官分别由组织人事部门、专家学者或招考单位人员担任。不同部门和省份的面试考官数量不尽相同,一般不少于5人,不多于10人,多为7—9人。
综合成绩的计算:一般职位的计算方法为:公共科目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公共科目笔试、面试、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一般不超过综合成绩的15%。
个别参加面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低于3:1的职位,报考人员面试成绩应达到其所在面试考官小组使用同一套面试题本面试的所有人员的平均分或者招录机关在面试公告中确定的面试合格分数线,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
二、公务员面试:两天搞定热点剖析问题
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分析几乎是公务员面试的必考题型了。很多考生觉得这类题型不好答,原因是自己没有什么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热点、时政热点缺少关注和了解。有些培训机构则拿热点解析问题大做文章,动辄热点100题、300题地讲解解题思路、答题要点。考生呢,深陷其中,如入迷宫,一旦钻进去了没有十天半个月恐怕是走不出来!面试复习时间何其紧张!一般就只有十天半个月而已。宝贵的时间耗费在一种题型上,其它题型还学不学?
其实,社会热点、时政热点题型的考试点和解题思路、要点都存在一个“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的问题。例如民生问题、以民为本的主题、解题思路、依法治国的主题和法制思维解题思路就是“永恒主题”,这些是经常考的。对于这类永恒主题,只需要掌握站稳基本立场,掌握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就足够了。实际上就是要有基本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当然包括道德观点、立场、原则),这些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至于“阶段主题”可以说是“时代观点”,此一时彼一时,是发展中的、阶段性的理性认识(未必是真理),主要体现在经历经领域、社会问题领域,这些热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出现,时代过后,要么解决了,要么不再成为问题,跟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密切相关。每个时代、不同领域都无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培训机构动辄一百、几百、上千地“提炼”出热点问题的原因所在。
社会热点、时政热点题型的面试考点在于:一、考生的三观;二、考生的哲学思维能力;三、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基本的社会调查、认知能力。这四个方面过了关,无论考什么样的“热点”“焦点”“难点”,都难不倒你!
三、公务员面试:你怎么看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
我们一起来看看共享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是不是?为什么有如此便捷的信息传递?当然是互联网。
自媒体为什么能火爆?
毫无疑问,基础也在于互联,在于点对点的信息传递、网状信息传递的便捷。
也就是说:这些年来的“互联网经济”都是以“网络链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
但是,仅仅是互联网、信息传递还不够,还需要创意、需要软件、需要需求°或者说:需要市场导向下的创意和软件创新!比如微商、网络教育、今日头条、互联网金融。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市场+创意+互联网+软件”。
2019年,互联的发展有什么新动态呢?云端、大数据、区块链、提速(包括降费)等等,以及这些“硬件”的运用工程开发。这个运用工程开发可以称为“互联网新特质”。那么,互联网经济的下一个风口的模式应该是:
市场+创意+互联网新特质+软件
依据以上模式,结合现今的市场趋势来分析,我认为2019年的新兴互联网经济热点可能是“智能经济”、“高速文化教育平台”、“三维或全息影像”(建立在5G网络基础上)、“大数据健康管理”、“大数据公关管理”……未必来得这么快,但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热点)题答题思路
综合分析类试题主要考察面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是省考、国考的常见题型。这类题型通常是以一些比较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或有哲理、隐喻性质的事例素材为主题,通过看考生的观点是否正确、论证是否充分来评价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常见提问方式是:对于某个社会现象或政策,你怎么看?解题思路一般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
一、提出观点。综合分析类试题采分的第一个点就是考生对社会热点现象、哲理辨析等的看法,因此考生最好开篇就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保证自己的观点正确。这一步很多考生常犯的错误就是观点不明确或是片面。比如材料中给出某政府的一项措施和舆论对此措施的正反两种观点,很多考生就在这两种评价上纠结了起来,认同了其中的一个观点,加下来却不知到如何深入阐述、分析论证。或者直接就在两种观点中摇摆不定,最后干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自认为全面到位,却让考官听不出考生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其实,考生可以从公务员的角度进行判断。比如判断题目中政府采取的某项措施对国家、社会、人民是有利还是有弊,从而确定自己的观点。
二、论证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就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常见的论证观点的办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和比较论证。简单来说就是摆事实、讲道理,通过类比、对比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三、落实观点。落实观点是指考生要将对问题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以下就食品安全问题讲一下常用的落实观点的方法:
行政手段:建议行政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行政问责,确保对食品安全有效监管;建议食品监管部门强化对食品生产行业的执法检查,保证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的安全。
社会监督手段:加强社会舆论和媒体监督,鼓励媒体或个人对食品行业进行监督,提升企业生产信息的透明度。
经济手段:降低进口食品的进口税率,在国内市场形成有效竞争,从而提升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及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思想政治手段:建立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及个人梳理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加强对消费者自身教育,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社会热点、时政热点问题解答思路均可参照以上思路。只是具体内容不同,采取“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处理。
五、公务员考试:面试心理战你准备好了吗?
知此知彼,百战不殆。
面试当然是有竞争对手的,面试考场形同战场,你要战胜的、征服的其实不是考官,而是对手——参与竞争的考生!
很多考生却搞错了“对手”——不是去研究其他考生,而是去研究考官。比如如何让考官欣赏,如何与考官交流,考官是哪些人组成,甚至有的试图贿赂考官……你冷静地思考思考,如果你的对手采取的措施和你差不多,甚至超过你呢?!
也有的考生一开始就非常明白“对手”是谁。于是他们想方设法了解对手:姓甚名谁、是男是女、学校学历、爱好特长、内向外向、家庭社会关系、是否培训、拜何名师等等。这还是考试前期的“侦查”。他们往往还会根据这些信息开展针对性学习。也有的考生这时候就有意通过各种渠道把自己的信息、对对手的了解等情况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对手,从而对对手产生心理威慑。曾经有学生就跟我说:竞争对手给他联系过,说自己参加了某某名校名师的培训;跟考官某某是世交;知道你没有什么竞争优势等等!害得我的学生学习阶段就心神不宁。我只好多开展了一讲心理辅导课。平常还少不了给学生鼓劲加油打气振奋精神!!!
除了间接的比拼、暗战、威慑,有的考生还充分利用候考时的直接接触给对手“施压”。比如,候考时见面了,就对对手的衣着、神情、气质评头论足,什么衣着有缺陷、气场太内敛、学校太末流……总而言之“你怎么可能赢得了我呢!?”搞得心理素质不强大的对手很垂头丧气!有的对手确实未入考场已露败迹。我自己曾经再一次公考时就遭遇一名泼皮吹嘘自己如何如何优秀、跟考官如何如何熟悉、还说我的衬衣品牌不咋地……我呢,早就了解过他,“泼皮一个”!藐视他!但我们当时是5:1入围面试,有两个对手被泼皮一吹嘘就晕头转向了,我倒是感谢他帮了忙!!!
考前、候考时的心理战往往是出其不意有极其猛烈的杀伤力。你有信心迎接挑战吗?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