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你不能不懂的面试问题(六)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春之耕 |
公务员面试:你不能不懂的面试问题(六)
一、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印象形成的外部信息来源
1、衣着外貌。每个人看人的心态不同,但角度其实是一样的。比如你看到一个售货员对一个穿着破旧的人进行驱赶时,你可能会很生气,觉得这个售货员狗眼看人低,便跑过去说:“你怎么能以貌取人,他穿什么是他的权利,他也有他的购物需求”。虽然你这么说,但你的行为已经默认他是一个弱者。
2、谈吐礼仪。
3、神情动作。
4、外在之后,形成内部印象,进行观点分析,看看是你是哪类人,你说话的状态,你的性格。
5、身份标识。不同的职业、年龄,其思维表达方式也不同。
6、朋友关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的层次与其交际圈的状态有密切联系。
7、生活习惯。
8、办事能力。
9、人品品格。
10、他人认知。
二、印象的形成心理认知过程
1、外部观察获取信息。通过眼看、耳听、鼻闻,肢体触摸,来获取信息。
2、根据个人认知来判断。很多时候我们形成印象,会使用“我觉得”,这就是从主观感受上进行判断,通常与其个人的三观有关,与对方无关。
3、情绪喜好对位。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进行对位,比如心情好时看人,与心情坏时看人是不一样的。
观察获取信息,根据认知判断,情绪喜好对位后,基本印象形成。但是,印象形成并不是这四点一定都要具备。实际上,一个人会随其能力的高低,选择判断印象的依据。能力弱者,会根据情绪喜好对位。能力强的,会根据认知来判断。
三、印象的分类
印象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感觉,是一个抽象。我们对印象的划分,只有四个维度:
1、按照人的性格,印象分为内与外。
2、按照人的情绪表达,印象分为冷与热。
3、按照人的品性品格,印象分为好与坏。
4、按照人的整体,印象分为喜与嫌。
我们根据这些维度,对人进行大概的分类,这个分类接下来会指导我们的行为。
四、印象的特点
1、固有、难以改变。印象很多时候不是准确的,但是一旦形成,你会有偏见和固执。
2、迅速、模糊、凭感觉。印象是抽象的主观感受,一瞬间,你也说不上来什么原因,就是喜欢或者不喜欢。
3、内敛,不说出来。我们其实是不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你一般也不会轻易地说出对你的真实印象。
4、简单,单一判断。印象的判断,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行为就决定了。
五、怎么塑造自己的印象
从两个方面看这个问题:一是,如何留下好印象?二是,如何扭转坏印象?留下好印象,涉及到的是情商、人际交往的问题。一般发生在认识初期,我们怎么做,怎么得体,礼仪教养等。扭转坏印象,坏印象涉及的是能力、行为的问题。别人已经了解你了,你要通过行为和能力充分证明自己。
(一)如何留下好印象
印象的形成受其环境、成长、习惯的影响,那我们又不知道别人的性格、喜好,也不可能针对每个人,那如何给人留印象呢?人与人之间具有共性,我们可以按照大众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解决绝大多数的标准。
1、提升礼仪教养。没人喜欢没礼貌的人,这就是大众心理学,而且是第一原则。不同人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有关于待人接物的礼仪规则,都有初次认识,相互寒暄的礼貌用语。
2、锻炼情商能力。没人喜欢情商低下的人,说话冷场、尬场,出口伤人的人总是不讨喜的。
3、提升沟通表达能力。有些人表达事情时,说一大堆,还不知道他说什么。沟通能力不行,人家都不想听。
4、掌控负面情绪。每个人都有不开心、都有崩溃的时候,但没人喜欢负面情绪,因为情绪具有感染力。别人第一次和你说,你可能同情。说多了,你会不会烦?所以,不要受一点点伤,受一点挫折就跟所有人说。
5、提升人际关系。给人留下印象,很重要的一点是口碑。口舌是非,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损害一个人的印象几乎可以在瞬间。
为什么要留下好印象?
有些人会故意说,“要什么好印象”,“我不需要”,“我不在乎”,“我不稀罕”。这些人的心理其实与流浪猫、流浪狗遭受虐待、伤害后,表现出的惊恐,反抗和攻击是一样的。当重新获得关怀和温暖,重新感受世界的美好后,就会散发美丽的光芒。但是世界美不美好,取决于我们对世界做了什么,取决于我们的行为。
(二)如何扭转坏印象
留下好印象是关注别人,关注感受,是做社交,而扭转坏印象是关注自己。
1、改变陋习。别人对你产生换印象,一定是你身上有不好的习惯,扭转坏印象,首先就是要纠正我们身上的陋习。
2、行为能力的增强。有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积极建设的可能。生气的时候往树上钉钉子,等有一天不生气了,把钉子拔出来,树上的洞会一直存在,除非去做一些事情去弥补它,让树长得更好,让伤痕愈合。所以,我们要增强行为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把生活过得更好,让身边的人得到受益。
3、益他型生物奖励。不要总想着自己获得什么,要帮助别人获得。真正的获得是生物奖励的获得。生物奖励是身体获得愉悦感,做事顺利会觉得爽。解决问题,有所成长,得到了经验,也会觉得有成就,会开心,这就是生物奖励。能力增强之后,帮助他人,带给他人价值,让大家感受到成长、感受到高兴、感受到正能量,人家才会对你印象扭转。
4、思维逻辑有条理。消除坏印象,思维条理要理顺,行有矩,言有据,有目的,有规则,有方法,有技巧,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5、积极的过程展示。学会展示行为,光说不练假把式,只练不说傻把式,能说会练真把式。与人相处,要有更多的互动,要有更多的过程展示。如果没有步骤管理,你都不知道要做什么,要做成什么样。
扭转坏印象,是与自己对抗,是提升能力,是改善思维,是提升技巧、方法、水平和执行力,是约束自己。人是生活在社会中,如果不具备能力,谁都不会喜欢你。不要做猪一样的队友,要有自己的能力,要对团队有贡献。
(本文据网络资料编辑。)
二、公务员面试:第一印象有多重要?
第一印象也称“首因效应”,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海中产生的印象。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呢?美国社会语言学家麦拉宾博士曾做过一项关于第一印象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喜欢或厌恶一个人,其中有55%的印象来自视觉,大多是脸部表情,另外有38%来自于音调,而剩下的7% 则来自语言。而这些因素在第一次见面的几秒之内就已经被定性。视觉方面的信息:着装、发型、妆容、五官等印象,被大脑接受的时间为3—5 秒;而声音语言及其他要素对大脑印象产生的时间为15秒。所以这黄金 15秒,是人际交往中的关键时刻。
注意: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因而,“公务员考试面试第一号微信公众号”反复强调考生要注意准装、形象、气场、礼仪。在我们的培训中也突出“第一印象”包装技能!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来的。
当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
三、公务员面试:影响第一印象的关键要素
面试中,想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确定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有哪些。
媒体策划专家有一句名言:想要给人留下好印象,你只需要7秒钟。通过大最分析研究,人们得出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第一印象的形成,一半以上和外表相关。但是,外表不仅仅指一张漂亮的脸蛋,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等方面。
比如,实验显示,人们在初次见面时,对头发的关注甚至超过脸蛋。长发暗示着健康和性感,短发看起来自信而成功,自然、中长、没有特定款式的发型,则让人感觉聪慧和真实。再比如,握手也能传达重要信息。那些握手时目光专注、手掌有力的人,不仅能让你顿生好感,还能取得你的信任。
二、第一印象大约有40%与声音有关。音调、语气、语速、节奏等都影响着第一印象的形成。许多人都喜欢声音清脆、动听,例如对素未谋面的人来说,通过电话传来的声音,是决定他们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如果陌生的声音粗哑、干涩,那么对方很可能不等听完就会挂断电话。所以,塑造一种有魅力的声音,对人的第一次交往至关重要。
三、第一印象只有不到10%的内容与言语、举止有关。虽然言语、举止对第一印象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是很重要的。你的第一句话,第一个动作,都将成为别人初次和你接触时判断你的有力依据。
《红楼梦》中的凤姐是个社交手腕非常高明的人。她八面玲珑,把上下左右都哄得十分开心。而她第一次和林黛玉见面,就是首先通过声音来塑造自己的第一形象的。当大家都在和黛玉说话时,凤姐的笑声老远就传来:“我来晚了,不曾迎接贵客!”弄得黛玉很是疑惑,觉得此人十分泼辣放肆。她虽没见到凤姐的面,但从她的声音中,就断定这是个厉害的角色。
可见,声音在第一印象中起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所以,为了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应练习一下说话的方式。很多时候清晰、匀速的声音比说话的内容更重要。理想情况下,说话的速度以每分钟230—300个字为宜。而且,初次见对方时,最好在最初的10秒钟内音调高一些,这样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