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作文:“一题三写”的谋篇布局示例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春之耕 |
申论作文:“一题三写”的谋篇布局示例
文章写作的结构就是思想逻辑的体现。申论写作议论文其逻辑结构的实质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按照论证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政论文、策论文、政论+策论文,这样分类不一定科学,但很实用。依据三者的基本特点、论证逻辑可以规范其“谋篇布局”,考前弄懂、记熟便于应对考试,迅速提分。
一、策论文结构——针对“怎么办”展开论述
策论文就是重点提出解决对策的议论文。虽然这里也是提对策,但与前面的“提出对策题”却有非常大的区别,此处的对策的重点为论证其的有效性、合理性、具体性、常识性。
第一段是文章的开头,指出问题的存在并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文章主题、总论点),观点的提出一定要准确明白,语句自然流畅。
第二段是一个过渡段,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来说明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引导阅卷人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强调自己的“解决问题思路”。
第三至六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内容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论点),此处需注意,首先,从形式上要做到均衡有力;其次,理清对策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记住是重论证的过程。
第七段是文章的结尾,可对未来进行展望,再次重申解决好问题的意义。
策论文是主要针对“怎么办”谈对策建议的议论文。主要表现在标题和分论点上,表现为标题是主题词+对策的形式;分论点若干个(两个到四个)均谈对策建议。
示例:
无形与有形并重 培育积极心态
第一段:结合材料,引出主题
第二段:简要分析,引出观点
第三段:分论点一:要进行无形的心理疏导,加强心里认知、心理情感和心理品质的调节。
第四段:分论点二:要注重解决有形的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
第五段: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二、政论文——针对“为什么”展开论述
政论文就是重点分析一个事件的紧迫性、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等内容的议论文,是当前申论考试的大趋势。
第一段是开门见山地提出你自己的中心论点,这样会使阅卷者明白你要写什么,才有兴趣读下去。要一目了然。
第二到五段是政论文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主要论证你为什么提出上面的中心论点,实质上也就是论证现在问题的严重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利形势和条件(即可行性),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即解决这类问题有哪些好处,有哪些重要意义)。
第六段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解决问题的部分,但此部分一定要简略,能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对策。
最后一段是结尾段,要再次重申中心论点,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提出希望。
政论文是偏重分析论证“为什么”的文章;主要体现在标题和分论点上,表现为标题是主题词+意义的形式;分论点若干个(两个到四个)都是谈意义的。
示例:
培育积极心态 构建和谐中国
第一段:引出主题,提出论点。
第二段:分论点一:培育积极心态,有利于实现个人幸福。
第三段:分论点二:培育积极心态,有利于实现国家发展。
第四段:分论点三:培育积极心态,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
第五段:过渡到简明扼要地谈谈“怎么办”
第六段: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三、综合型议论文——政论+策论型
顾名思义,就是既评论事物又提出对策。此类文章是对需要评论的内容展开深入而透彻地说明论证。
第一段要非常明确地提出你对需要评论的内容持一个怎样的态度。赞成、反对、还是辩证看待。
第二段至第五段是全文的重要部分,如果是赞成的态度,就把赞成的理由说清楚;如果是反对的态度,就把反对的原因说明白。通常情况下,持中立态度比较保险,但记得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六段是提出解决对策的段落,在这里注意要扬长避短,在什么情况下发挥优势,如何采取措施弥补劣势,这些内容都要写的非常具体。
最后一段,收束全文,再次表明你的观点,或者是警醒式的、或者是展望式的、或者说递推式的皆可。
混合型结构:主要体现在标题和分论点上,表现为标题是主题词+意义的形式;分论点既有对策又有意义,还可以有客观认识和评价。
示例1:
培育积极心态 构建和谐中国
第一段:引出主题,提出论点。
第二段:分论点一:培育积极心态,有利于实现个人幸福。
第三段:分论点二:培育积极心态,有利于实现国家发展。
第四段:分论点三:培育理性平和心态,要无形与有形并重。
第五段: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示例2:
培育积极心态 构建和谐中国
第一段:引出主题,提出论点。
第二段:分论点一:不和谐心态反映了社会存在,着力培育积极心态反映了人们的利益诉求。
第三段:分论点二:培育积极心态,有利于实现国家发展。
第四段:分论点三:培育理性平和心态,要无形与有形并重。
第五段:总结全文,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