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年第一次“梳理”

(2018-01-05 10:01:22)
标签:

时评

分类: 春之耕

新年第一次“梳理”

——2018年读第一本书《梳理》有感

 

 

花了四天时间梳理,为消除去年的疲惫,元旦以来进行了自我梳理——不是修理——厘清了一些该理清楚的思路、事务轻重缓急、整理了新年的计划、还捋了捋自己的知识结构、需求层次变化。

这次梳理源自一次偶然的逛书店,又偶然发现一本书《梳理》(董泉著),正值年底总结阶段,我就把书买来,计划有时间自己也梳理梳理。买《梳理》既是偶然,是偶然发现有这么一本书,也是必然,岁末年初有些思想、事务必然要厘清厘清。

《梳理》讲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知识(学习)管理、职场管理四个方面,属于一本人生管理、时间管理方面的方法技能介绍书。到了我这个年纪、又还颇有些自信的,一般是不怎么看是么职场秘笈、励志宝典一类的书了。拿到《梳理》我也只是漫不经心地浏览目录,随便翻翻,并没有细读精读的打算。不经意间却拿了书中的方法、标准来衡量我的2018年计划了,还对照有关准则修改了三四遍,计划今天还要修改。我还把书中一些重要观点、方法摘抄下来,放在案头,便于经常提醒自,避免跑偏。

T型知识结构”是很多人追求的知识结构,我也是。可是该怎么认识自己的知识系统是不是具备“系统知识、关联知识”的“T型结构”呢?很多人的知识面是狭窄的,谈不上系统,我的知识结构也是。在同一知识系统之中是不是也存在“T型结构”呢?我想也有。“T型”的纵深方面往往是以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和深度为代表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纵深”的结构体吗?以上,是《梳理》给我的第一个重要启示,或者说引发的一个重要思考。

第二个思考是:因为工作调动,岗位调整,我有一种掉进“菶窠”的感觉,2017年在荆棘丛中攀爬了一年,好像还没爬出来。原因在于我的“需求结构”(马斯洛)发生了变化,几乎调到底层了。而我呢,还没认识到,还在按照可以无忧无虑地追求“自我实现”层级安排工作、生活,追求理想!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善于“审时度势”!读罢此书,不禁感慨“识时务者为俊杰”,真言、妙语,神的启示!

思考之三——实际上已经是行动了,是修改自己的新年计划,按照“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计划。划掉、修改了含糊的、宽泛的、不可考量的、不切实际、无关人生宏旨的部分。

读一本书,能有三方面的思考、行动,实在是大有收获了。特此作文记录。

新年第一次“梳理”

新年第一次“梳理”

新年第一次“梳理”

新年第一次“梳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