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春之思 |
屣齿苔痕0101
小孩学习钢琴一年多,被逼迫着学习的,没有积极性,学习效果很一般。老师却急于要表现教学成果了,动辄搞什么“钢琴教学音乐会”:幼儿园让孩子演奏《送别》、一年级还是演奏《送别》。作为家长,稍微懂点音乐也知道孩子的学习“成果”,表演不表演却只能听老师的!孩子成了老师的免费教学广告代言人。
想起《伤仲永》的故事来。这些年很多的孩子儿童时、少年时似乎都表现优佳,成了“童星”、“偶像”什么地,青年、中年之后呢?我甚至还想问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些“少年科技大学”的学生们如今成就了什么伟业呢?
拔苗助长有什么好处?
在“数字出官”的环境中当然是凑合了某些官僚的飞黄腾达!
在我们这里这个貌似“文艺复兴”的浮躁时代,艺术的拔苗助长当然也是大有益处的:家长们这群大雁啊,任你飞得再高,也要把你们的毛拔来、拔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