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的状态和心态

(2017-05-19 19:15:15)
标签:

杂谈

分类: 作文杂记

习作的状态和心态

九年前,立下一个宏愿:“废纸三千”,要坚持不懈地写三千篇文章,作为习作、练笔。如今,突破2600篇了。尽管,有一些只能算是片断、章节,还不能称为“文章”,可我对自己的习作行动还是基本满意的,本来就是练笔嘛,何必“出手成篇”!回顾九年来的习作历程,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刚开始的那一个阶段经常拿起笔来找不到主题,也没有素材,经常是“咬笔头”,搔后脑壳。有时候,恰巧深入了生活,接触了社会,有了些感悟,却又如“黄狗吞月”不知道从何下手了。初学时,文章啊,总是和我捉迷藏,不是找不到主旨就是找不到素材,主旨素材都有了,又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怎么去安排结构,情急之下还会出现“提笔忘字”,天天要见到的字也写不出来了(查一查字典再回头写时又断了思路),找不到合适的词句的时候就更多了!似乎所有的好文章都是在云山雾罩之间,非要跋山涉水、寻寻觅觅、拈断几颈须才能抓到。
第二种状态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思考多了,练习多了,写得比较顺手了,偶尔也写出一篇两篇像那么回事儿的文字来了,还到论坛上被加了精或者被推荐到博客的首页了,便会飘飘然起来。一遇吹捧,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仿佛李白再世东坡重生,要是还有人捧场敬酒什么地,更是恨不得马上提笔作诗以传之久远……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后来看到贾平凹先生教他妹妹写文章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要一篇一篇地反复研习、琢磨大家的文章”、“要把一个又一个大家、名家研究透彻”。我也这么研究了贾平凹、莫言、梁晓声、余秋雨、陈忠实、王小波等等,才发现自己是何等地浅薄、无知。又慢慢地开始退烧了,开始埋下头静下心来学习写作了。回想起来还为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懵懂劲深感汗颜!不过嘛又想:自己也就是一介俗人,难得轻狂几回,我高兴我乐意狂歌曾竞夜又咋地,妨碍了谁?自得其乐。
因为思考得多,思考得深,也就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时候。也就会时不时地到写作者或者是文人们的第三境界去串岗:“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通达、狂放、顿悟状态也时不时地有过几回。来来往往、反反复复、几经折腾之后就渐渐明白了为什么会有文人骚客、文人清高、文人傲慢、文调子、文绉绉等等的说辞了!文人的确有文人的通达,有文人的气度,文人的狂傲,实在也有诸多的孤独、寂寞、迷惘、曲折、无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咬文嚼字、吟诗习作八九年下来,自己怕是老了,老了就火气小,就心宽耳顺,就和蔼可亲,就颇得人缘起来,只是瞌睡少,该睡着的时候往往醒着。都怪这年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四种状态应该是还没有真正进入的,是感悟到的。前面已经提到自己老了,老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我就是一介俗人,一介爱写点文章抒发感情表明心志描绘憧憬也发点牢骚的“文调子”,“立德”是不敢奢望的,只是时时警醒不能“缺德”。俗人文人嘛,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拿捏着分毫之权柄,当然也就从来没追求过建功立业,更没有“千里弥封侯”的勇武气慨。“立功”是不可能啦!人生一世,总不能草木一秋吧!总该有点儿什么追求是不是?这人生追求既不能“立德”又不能“立功”,那不就只剩下“立言”一条途径了!可是要说“立言”,自己确实尚未进入状态,更谈不上有什么甜头、苦头之类,只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是不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得而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章如佳宴
后一篇:屣齿苔痕010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