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的流水账(八)
(2013-08-09 17:27:09)
标签:
人生社会感悟杂谈 |
分类: 杂感流水账 |
杂感的流水账(八)
1
干事创业,仅仅凭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
于是就有了用人的问题。
企业家大概只用两种人:能赚钱的人,能分享的人。
能赚钱当然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把人们的钱多多地往自己账上集聚,那是多多益善——人是这样,钱也是这样。不能赚钱的就是废人,企业家一般不会聘用废人。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企业家的钱赚多了,就需要人来分享,能分享的人也是企业家要用的人——哪怕纯粹就是一个废人。比如花瓶般的小秘;再如法定的财产继承人。钱乃身外之物,不拿来与自己血脉相通、肌肤相亲的人们分享了又还能拿干什么去!
因而,天底下的人在企业家眼中就只有两种:能赚的、该养的!
这样的用人方式是有前提的:企业是私有的!
2
如果不是私有企业,比如国有企业就不一样了。如果是机关单位,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大不一样了。
钱不是自己的,用人方式和种类都不一样。国有企业的钱,机关单位的钱都不是自己的——公家的钱,不赶紧用了就不是自己的——哦,这也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农民朋友找到新的朋友了,他们不就是那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吗!
本文只说用人的种类。
第一种是为己所用的。当然是让用人者十分受用的——谁能搞得自己舒舒服服、快快活活就用谁。所谓私人、马屁精、死党一类。
第二种是为人所养的。自己不需要赚钱、愁钱,但需要占据有钱可花的码头,自己也就必然有求于人,有求于人就要帮被求的人养人,养上司的小秘、小三、小舅子、小姨子、帮凶、马仔。所谓关系户一类。
第三种是为名所养的。既然用了纳税人的钱,就要有个名目,有个交待,有个应付,多多少少做点什么,哪怕做做虚假广告!不然名声扫地,自己的码头都保不住,又怎么去养人!能吹的、能干的、能摆平的、会包装的、会做假账的都属于这类。
第四种是为公所养的。如果前三类养得好,用得其人,用得其时,这第四类就是可有可无的。这类人,无非就是做点好事、做点实事、做点可以向老百姓交差的事。这种人往往自以为是,还喜欢浪得虚名,爱抢镜头或者容易抢风头,不太在乎用人者的脸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拿了纳税人的钱去做一件两件讨好纳税人的事,谁还不会做!这种人虽不受用人者待见,但偶尔也还要用一个两个,用来做做面子文章。这类人一般叫做“哈打鼓”,也有人称作“老实人”,只有那些不明事理者叫他们“实干家”!
但凡机关单位,有用人权力的人,很难说不是这样的观念,不是这样用人,但是谁都不会承认这样用人,对这样的观念更是嗤之以鼻,总是一副闻所未闻恨之入骨的样子。
3
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有用?
读书无用论的源头实际上在于上文说讲的机关单位的用人观。
自己愿意或家长愿意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目前的社会上争做公务员的热度远远超过持续两个月40.1℃的热浪。所读的书除了考试时笔试用一用就不再有用。面试时照片有用,面子有用。做了公家的人或者成了私人的人,都不用书,读书无用!
脸蛋瓜子漂亮也不用读书:脸若桃花的不用,面似奶油的也不用!
但凡美人,都应该庆幸自己生而逢时!
如果潘安再世,肯定成人后不到一个月就会成为木乃伊。这个社会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
也好,美容业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了,就修脸面的比修地球的更加赚钱。不是说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嘛!下一步改成脸面财政,只要人在繁衍,还有男人和女人的出别互动,就财源滚滚,永不枯竭!
因而,读书只对学生有用!以后就没有什么用。
对企业,也没有什么用,“中国制造”往往只要你爹你娘把你的手脚造全,你就是最好的赚钱机器了!
观念来源于实践!
用人观念就是来源于用人实践!
只要还是“中国制造”,只要还是“一把手”用人,用人观念就不会变,读书无用论就不会变——甚至就是相对真理!
4
近日,和某记谈用人观,谈机关干部的学风问题,谈三公消费等等,杂七杂八地闲聊又聊到某五十来岁的女副市长竟然有面首数十人!也就乱七八糟地想,遂有上述杂感,拉杂纪录下来。目的是自己的不能一叶障目,不能被似乎不实事求是的用人观、学习观所迷惑,自己并不美丽,也不美容,靠这张渐渐老去的脸怕是混不下去的……
再说,不想做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