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的流水账(七)
(2013-08-09 00:30:36)
标签:
社会
人生
感悟
文化
|
分类:
杂感流水账
|
杂感的流水账(七)
1
作为一介俗人,肯定是先有家乡才有我。
地灵,人就未必杰了!
但是,熊希龄的故乡,沈从文的故乡,黄永玉的故乡就不一定了!到底是先有声名远播的凤凰沱江呢,还是先有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千古之谜,到了凤凰,游了沱江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沱江的水有多清?
不论别人眼中如何。我是幻想做一条沱江的游鱼的。沱江的水极像二十年前我家乡那条小溪水——我的童年、少年就是在那里泡大的。
我见过最清的水、最绿的水、最蓝的水,都没有想起我的故乡,我的童年,这沱江的水却是如此地勾魂摄魄,让我留恋不已,浮想联翩。
2
本来要去看看沈从文的故居,看看黄永玉的老宅子。可是,当地人告诉我说:凤凰县城的沈从文纪念馆不是他的故居,他的故居在几十公里以外的乡下。黄永玉的老宅子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至于沈从文的墓地倒是就在沱江边上,坐游船就要从他的墓碑前面荡过。上了游船,划船的中年汉子又告诉我说:“去品酒就靠岸等,去看墓碑就不等了——没见谁去看的!”
罢了、罢了,同行的三四个人没有一个人响应我,导游也是吱吱唔唔拒绝和我扯什么沈从文、黄永玉。时间的确也紧,只好作罢。游了沱江,再霸蛮去看了看古城楼城墙,就匆匆忙忙驱车赶路。
这是第三次游——或者说路过——凤凰了。可是,凤凰因何而出名,因何而地灵人杰,还是一个谜。
3
二十三年前的7月,我到过凤凰写生。到沱江划过船,游过泳,到宁静的凤凰古城来回穿梭,游游荡荡过三天。那时候凤凰就是一个古朴幽静的小镇。街上的外地人只有写生的和采风的,谁是本地人、谁是外地人,瞄一眼就知道了。
那时候的沱江清澈见底,游鱼如翔,水里是没有水草的,没有宾馆,招待所也是极其简陋,没有水洗澡。我们七八个来写生的同学就是到沱江游泳洗澡的。我看到曾经泊小木船的码头还在——因为那是一座头,码头上那一颗古树还在,虽然没有当年那么茂盛,但毕竟依稀认得。只是码头已经被废弃了,沱江的水位似乎也下沉了不少。
如今,凤凰县城和其它地方的县城比较除了石板路、沱江水、房顶上的挑檐以外,似乎没有更多的不同了。非要找的话就是街巷太狭窄,人太拥挤,热闹——或者说喧嚣的程度绝不亚于任意一个县城。
八十年前的凤凰是什么样子呢?一百年前呢?
我猜想,百十年前,应该是南华山的苍翠、沱江的清凉、古镇的宁静孕育了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吧!
如今,这喧嚣的凤凰,这热闹的沱江,这林木渐渐稀疏了的南华山将会孕育出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文化呢?
4
在飞驰的车上我想,我二十几年前到过的矮寨、腊尔山、松桃、黄莲、一碗水这些小地方,这些地图上不一定有名字的地方肯定也已近汽车轰鸣、人声鼎沸了吧!
也许,我不去瞻仰沈从文故居、不去他的墓地祭奠、不去黄永玉的老宅子打扰是应该的。游人不去惊扰,那一份文气,千百年来凝聚起来的那一份文气,也许还能继续充盈期间,再有生发孕育……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