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两个理想
(2013-06-24 17:03:51)
标签:
人生探索文化 |
分类: 不惑以后侃人生 |
人生的两个理想
——不惑以后侃人生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与“穷”是人生中经常交替出现的两种状态,可以说“穷通交替”就是人生的常态。
一般人,一谈到理想就是“宏图大志”、“志存高远”,认为但凡理想总是激情澎湃,光芒四射的,一定位就是科学巨人、正直为人,匡世济民,气壮山河。其实,这样的理想只不过是尚未进入成人状态的幼稚的幻想而已!能够“早立志,立恒志”当然好。但现实是无情的,现实的规律性也是个人意志无可无奈何的,人生的状态不可能长期处于少年时代的“襁褓”状态,不可能恒定地处于顺境。时好时坏,时顺时逆,甚至曲折泥泞才是人生的常态。在顺境的时候当然要豪情壮志,高举旗帜,放飞梦想。但是,身处逆境之时怎么办?“齿坚易断,舌柔常存”,这时候就要知道穷通——穷则变通!真正的理想,不应当在少年时代,不谙世事的时候就“定死”!而是要与时俱进——有时候还要以退为进。那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顺境的时候要高歌猛进,去实现宏大的社会理想;处于逆境的时候就要退而求其次独善其身,修身齐家,落实好自己的生活理想!这两个理想要紧密结合,不能够截然分开,应该从确立志向的时候就是两位一体的,犹如一根绳子的两股。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突出不同的重点。
现实中,有些人在顺境时就志得意满,满面春风,遇到挫折逆境就垂头丧气,心灰意冷。原因之一就是只有顺境中的理想,没有逆境中的志向!重视“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没有考虑任何社会理想的实现都是要以生活理想的实现为基础、为前提,做条件的!没有生活理想的“理想主义者”一旦失去了优越的环境,就失去了一切——心理基础也彻底地崩溃!从而一阕不振或者指望救世主现身!人生中,谁都可能遇到挫折、不顺,即便是缓慢的、不如意的进展状态也有人认为是逆境!处逆境比处顺境更加要求“有志向”,否者就会堕落、衰败,心如死灰!
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说,“两个理想”又可以落实在“四个规划”之中:一是生活规划;二是修身规划;三是学习规划;四是事业规划。生活规划、修生(养性修德)规划、学习规划这三项,往往可以在逆境中通过个人努力得到强化、完善甚至完成。事业规划则往往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来达成。生活、修身、学习三项规划是完成事业规划的基础、前提、个人条件,事业规划是生活、修身、学习规划的延伸、放大、升华。生活、修身、学习规划可以作为“穷时的理想”——生活理想;事业规划则是“达时的志向”——社会理想!
很多人青少年时期很有雄心壮志,中年以后就偃旗息鼓,得过且过了!主要原因就在于青少年时代得“立志”出了偏差,理想没有根基,成为空中楼阁。一旦幻灭,岂不心灰意冷!所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面临的困难总是很多,人生的不如意总是多余如意、得意,倘若只有雄心壮志,而无生活理想,怎么可能屡败屡战,越战越勇。
再概括一下:人生应该有两个理想,一是以“独善其身”为核心的生活理想;一是以“兼济天下”为核心的社会理想。人生中不可以顾此失彼,必须理想分解为具体的“四个规划”、和不懈的实际行动,然后逐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