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己的“6+1智慧仓库”
(2012-09-17 11:26:36)
标签:
人生感悟杂谈教育 |
分类: 人生百讲 |
构建自己的“6+1智慧仓库”
——“人生百讲”之十九
无论有空没空,拿出点时间清理一下自己头脑中记忆下了一些什么东西,是否能形成分门别类的“知识仓库”,是否可以短时间内形成一棵结构分明层次清晰的“知识树”?估计大多数人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记忆的东西太庞杂了,平常又不注意去做分门别类的工作!
好在我们大脑高度发达,无论你分类或者不分类,所有记忆了的知识都可以随时拿出来运用,并不影响使用的效能。但是,把纷繁复杂又丰富无比的知识不加鉴别不做分类地记忆到我们头脑中真会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的!比如哪些必须记住、哪些可记可不记,哪些不必记;我们的学习怎么能提高效率,如何减轻脑的负荷,如何杜绝时间精力的浪费;等等。就算大脑的记忆量是无限的,可我们的感知会疲劳,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倘若不很好地珍惜时间和精力,把大脑的储存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从学习和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能虚度一生!因为我们会遗漏很多价值很高的知识,这些遗漏会造成我们知识、思维、智能的缺陷。比如哲学知识的欠缺,会导致我们的思维方式缺陷;科学知识的欠缺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低能”!
不妨根据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职业需要盘点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结构状况。例如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你储备了多少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礼仪、科技知识呢?如果你恰好就是国家公务员不妨再仔细梳理一下:在文学方面自己能背诵的文章有多少,其中古文、诗歌、词曲、现代散文分别是多少,再深入一下看这些记忆中的文章经常使用的有多少;在历史方面自己是否看读过《中国通史》、《史记》、《资治通鉴》、《贞观政要》……能够精准地记忆的历史年代、人物、大事有多少;科技常识是否能跟的上技术革新的需要,比如电脑内存、核爆炸、微软视窗等的基本原理,你基本了解吗?倘若你盘点自己的知识仓库时发现差不多还是个空仓呢!也不必冒汗或者打颤,也许你的头脑中储存着别的更有用的知识,改行就行!再说,上面的内容纯属举例说明,未必是国家公务员必须记忆的,你不是已经当上公务员了嘛,还干得不错嘛,还不至于误国误民且自己的腰包还鼓鼓囊囊地嘛……
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要用近20年的时间来学习积累知识。可很多人在这20年中却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库、智慧库,很多人甚至终生都不能构建一个科学的适用的自己的智慧库。在没有自己的智慧库的情况下又“人人追求成功,追求杰出、追求伟大和不朽,实在是缘木求鱼!
那么如何构建自己的智慧库呢?就是分门别类地牢牢记忆一些经典和基础知识。按照我们现在的教育内容和社会需求已及人们追求成功的标准来划分,我们的智慧仓库至少要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科技等六个基本仓库。这和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差不多。(从“六艺”的提出来看,原来古人是有明确的智慧仓库的。可惜我们不知什么时候给遗忘了!)再六个智慧仓库里面应该再作一、两个层次的分类,仓储内容主要用各科经典充实,根据时代变化适当调整。不同的职业、事业追求者则可以在“基础仓库”以外再建“专业仓库”,例如艺术库、军事库、医学库、教育库等等,最终形成“6+1智慧仓库”模式。对大多数人来说学生期的仓库分类和仓储量将决定一生的成败得失!
你已经构建起自己的“6+1智慧仓库”了吗?再盘点一下仓储,就可以知道你成败得失的基本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