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中年”终究还是来了
(2012-09-09 21:52:15)
标签:
人生思考家居 |
分类: 春之情 |
“尴尬的中年”终究还是来了
十几年前,我才二十八岁,也是妈妈病了一场,我就有一点人到中年的感觉——人生中开始有了赡养老人的压力感。今天,妈妈再一次生病,不是什么大病——腰椎盘突出引起脚腿痛。但是妈妈、孩子都需要照顾,自己又还要上班,经济上也并不宽裕。真是上有老,下有小,还得努力把票子找的年龄。再说,事业实在也处于不进则退,一退就几乎不可能再次冲刺的阶段。人生就这么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业未立、心不甘,负重奋进步履艰难又前途堪忧的“尴尬中年”!
不是怕担负责任,不是不履行义务,也不是没有能力负责任尽义务。但尴尬的中年期来自生活、事业、心理方面的压力确实不小。十年几前就想,自己的境况还难以担当中年的重担。十几年过去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可自己还是面临“中年的尴尬”!感慨未必万千,总还是有所感慨,甚至感慨颇多呢!
如果说十年前就进入中年状态,那是早生华发;那么十年后的今天进入中年,依然来得并未从容啊!怎么十年的筹备、十年的努力、十年的艰辛并不能换来今天的从容,而依然是“尴尬的中年”呢!未雨绸缪的功夫也许是被事业的追求耽误了,也许是被人生的嬉戏耽误了,也许是被艰难坎坷耽误了……也许什么都没有耽误“中年的从容”,而是中年本来就不会从容而只有尴尬!
中年了,老人需要金钱延续健康和生命,还需要精力来照顾;孩子需要金钱促成健康成长、广泛汲取知识,同样需要精力来陪护;财力不足,精力透支,这些还不是主要矛盾。事业往往处于节骨眼上——因为成败就在这么几年之间——往前,经验不足、财力不济、人脉欠缺,往后则是垂垂老矣……即便事业的发展规律并非如此,但事业在人心中的规律——事业的心理规律却的确如此!一方面是需要巨额的投入,一方面体力不支、精力有限、病痛也多了起来,青年时期三天两夜不休息的精神是怎么也拿不出来了……生理的规律也是不可以违背的……人生就处于一种“进亦难,退亦难,从此不再恋尘凡”的境况,能不尴尬吗!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子欲孝而亲不在”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养不教,父之过”的遗憾,而所谓的年轻、事业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随风而去……还有那美好的青年时代的梦幻也“付诸滚滚东流水”了!尴尬、异常尴尬的中年似乎不期而来,又似乎是与人生有约而来的……
中学时代看《人到中年》,真的没有什么感觉。今天自己人到中年,想麻木一下都不可能了。如何让尴尬的中年变得从容起来、欢快起来、淡定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