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部曲
(2012-07-18 13:33:12)
标签:
人生思考文化杂谈 |
分类: 人生百讲 |
人生四部曲
——人生百讲之十三
孩子就是一首诗。孩提、少年时代就是一部诗集。三、四岁的孩子往往会把父母、爷爷、奶奶带回诗意浓郁的幼小时代。孩子不经意的调皮一下、戏谑一下,或者正儿八经一下,就可以让我们“老夫聊发少年狂”,把我们引回到诗一般的童年。牙牙学语的断章叠句就是孩子们的诗歌;游乐嬉戏的办家家、躲躲藏、丢手绢……就是孩子们的诗境。诗歌总是强调情境,没有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的情怀,肯定不会再有一点儿“诗歌”的氛围了,你试着找几个孩提时代的伙伴再做做办家家、躲躲藏、丢手绢……看一看!写到这篇文章的我、读到这篇文章的人们,自己谱写过什么样的诗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帮助儿子、孙子,让他们把完全属于自己的诗歌吟诵得余音绕梁,萦回一生……
人生绝大多数的“戏剧”都发生在青年时代,青年是人生中最富有戏剧色彩的篇章。升学后离开父母、参加工作独自谋生、单恋相思恋爱结婚、生孩子升级做父母等等人生最有戏剧情节的大事都发生在青年时代。对于一个人来说,青年时代都没有什么“戏”的话,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想再有很多戏剧性的变化就很难很难了。人生中能够像姜太公那样“六十而遇”的,那真的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人生的华章基本上是在青年期谱写完成或者奠定基础的,要想把人生的戏剧表演得十分地精彩,熠熠生辉,光照史册,就不能敷衍了最富戏剧色彩的青年时代这比舞台上更加精妙绝伦的一章,等到垂垂老矣,即便“老牛自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恐怕就再也无力表演人生的高潮情节了……
人到中年,经历了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积累了坎坷、曲折、梗阻,聚集了叹息、感慨、悲歌,饱尝了冷漠、轻蔑、抑郁,也一定留下了快乐、欢愉、激昂的记忆……再来写写散文,谈谈哲理、情感、人生,讲讲励志、奋发、坚韧,就不仅仅是有了资格,有了内容,更有了好为人师的冲动和堪称师父的水准了。最好的散文家往往是中年大家,少年缺少积累,老年多了暮气,青年又难免虚妄!中年的宽怀大度、从容镇定、坚毅果决、丰富充沛、睿智敏捷……无不就是一篇篇形散而神不散的佳作。中年人倘若偶尔有了闲暇,小憩的片刻发几声感慨、讲一段往事、回忆一下那个初恋的男女……都是一篇可以于生命同在的大作。
人老了,经历的事多了,把自己,把别人,把人生都看得通透,大彻大悟了,真正理解了“人”和“人生”,就擅长讲故事了,一个一个故事的串联起来就成了小说。由一个一个的故事串联起来的老年人,谁不是一部一部的长篇小说呢?注意一下身边的这一部又一部的长篇小说吧,任意挑选,读懂几部,也就读懂了一个即将逝去的时代,也就读懂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的哲学。人性的锤炼、人生的质量、人格和品质、成败和得失、幸福与悲哀……很多时候就看一个人是怎么品读“老年”这部小说的——包括读懂别人,也读懂自己——因为人生的哲理几乎全部包含在“小说”里面……
人生就是一部全面的文学概论,里面既有诗歌、戏剧、散文,也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