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畅今怀古雁门关

(2011-06-08 15:15:18)
标签:

杂谈

http://s9/middle/5f2712fcxa52e1c2f6178&690    

□蒋文龙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阳春三月,久负盛名的雁门关下,有几户残瓦老墙的人家,土堆式的楼垛孤独地留在两山之间,垛上并无雕梁画栋的堞楼,而枯草衰蒿像蓬乱的头发耷拉在楼垛的两侧。透过楼垛中间东西向宽阔的门洞,既可看到洞外天,亦能听见洞外风。洞间巨石上,留有很深而又光滑的辙痕--由此,我忽然想起,华夏人向外营生一般有三个途径:一为闯南洋,一为下关东,一为走西口,而通向"口外"的重要交通线是雁门旧道。还有,纵览雁门关古今兴衰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人类在这里发生的战事就达140余次,可见它的确是兵家必争之边关要塞。这旧道上的辙痕即是有力的见证。

  步出洞外,几棵古柏守着两根石旗杆和几块石碑,荒草兀自招摇,打着无声的旗语。荒天野地里,头上云浮,脚下尘飞,黄风卷着败叶向我袭来,同时也送来了秦尘汉烟,唐风宋雨。于是,我目睹了那时的金戈铁马,烽火狼烟,耳闻了古人的车铃马啸,匆忙足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怀揣沧桑和希望,第二次登上雁门关是在几年前的秋天,但见重峦叠嶂的雁门关,层林尽染,在白云蓝天的映衬下耸立在两峰之间,异常壮观。

  在山西省北部连绵的恒山山系上,雁门关巍然耸峙。古书《山海经》上说:"雁门山,雁出其间",意思是南来的大雁也飞不过这里的崇山峻岭,只能从山岳之间的谷地穿行,不料山系间真有个余脉,就被叫做了雁门山,"雁门关"也因此而得名。

  秋风渐凉,寒意已起。此时,红日西坠,暮色合围,恰值一队大雁在天幕上写个"人"字,打雁门关经过。南去的雁啊,地上人为你祝福,但愿在南方有足够的温暖。人类呢,也别让历史重演!更不会重演,因为我们已经坐上了飞机,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跨越千山万水,使天堑变通途。

  我们,以壮美的雁门关为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