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下午茶#说说我今年陪娃看过的童书(上)

标签:
育儿科普作者柠檬夸克亲子阅读童书评论 |
分类: 柠檬夸书 |
预报一个好消息:10月!10月!一大波试读就要来啦。快拉喜欢读书的朋友关注柠檬微信号哦!
我说,你们这些坏银,肿么辣么滴周扒皮呀?就上个礼拜没写#柠檬下午茶#,就偷懒一次,就惨遭“询问”,5555……
说正经的,谢谢大家的关心!柠檬现在确实有点忙,忙着写新书呢,是关于“诺贝尔奖”的。当然,当然是科普书了,当然是少儿科普书了;也不光是少儿版,还有成人版,不好意思,这一票干得有点大。
写累了的时候,就停下来收拾一下,把平时堆得乱七八糟的书啊、笔啊、各种稿子啊收拾一下,无意中把今年陪娃看的书理了一下。哗!这么多!也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了。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这段时间,每晚陪“小柠檬”看的是这一套《我长大了》。
书名:我长大了
类型:故事书,文字为主,辅以少量手绘插图
适合:3~6岁,亲子阅读;
功能:幼儿园阶段儿童行为养成
说真的,不写这篇东东,我都忘了这套书正书名叫啥了,因为在我家被亲切地叫做“德国小画书”。每天晚上,我跟“小柠檬”说:“讲睡前故事了,你去拿本书来。”我那宝贝儿子,就嗒嗒嗒地跑去,把这本小小的书,从他一大堆精装的、大开本的、厚厚封皮的书里抽出来,说:“讲‘德国小画书’吧!”然后嗒嗒嗒地跑到我怀里。
你要让我说,这书好在哪里?这书最大的好处,是给忙了一天,晚上才见到心肝宝贝的粑粑麻麻们,一个和孩子聊天、互相了解的“话题库”;给阅读菜鸟麻麻粑粑们,一个走进亲子阅读的“入口”。
书里讲的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幼儿园“小不点班”的各种日常:去游泳、来了新朋友、参观敬老院、老师的腿骨折了……中国外国都一样,天下的幼儿园是一家,整天鸡飞狗跳、满篇七嘴八舌,今天马桶堵了,明天玩具掉汤锅里了……你还别嫌它鸡零狗碎、婆婆妈妈,真实!特别真实!就恰恰这种特别熟悉,又是别人的故事,就特别能吸引孩子看下去。孩子认真地听,专注地看着,特别投入。讲完了,经常就顺着书里的内容,和孩子聊起来他们班里的这个那个、家长里短,于是他们班里的每个小朋友大名小名英文名,我都知道,个个都是我们全家的熟人。有什么我想教给孩子的应该这样、不该那样,也就就着书里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印”在孩子心里,不说教,不废话。
你说,你是阅读菜鸟,不会讲?这书也没什么高深的故事,高难的知识,照着书上念就ok。
书名:换个角度看自然
类型:自然科普类,照片为主,辅以文字
适合:3~10岁,喜欢动物、喜欢新鲜的大人也适合,比如我
功能:这上面看的动物,你去了动物园也看不到
这套书也一度是我家的“镇童神器”!有了它,我家那个疯小子能安静好一会儿。
用照片的形式介绍各种动植物的书,多了去了,不稀奇。可这套书的照片不同寻常,它绝不是给你看一些比我们普通人拍得漂亮拍得好的动物照片。亮点是:
第一,专业,专业拍动物,了解动物的特性,知道哪里是这种动物有特色的地方,专门拍给你看。因此这套书呈现给你的,绝不仅仅是好看的照片;
第二,野外,“野”到什么程度呢?野到非洲,野到南极,野到南极的海里,野到鳄鱼的嘴里,野到水母的身体里……
看了这套书,才知道,我们平时看动物,简直就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德国资深野外摄影师安格·英特的镜头,就好比上海人吃螃蟹,精致挑剔,细致入微。他联系每种动物的习性,带着你看每种动物的脚,带着你看巨大捕鱼蛛张开大嘴咬住一条鱼的瞬间,带着你看企鹅怎么用脚兜着蛋,带着你看长了一头狂野“长发”的毛毛虫,带着你看变色龙伸出长长的舌头,即将粘到猎物那一刹那!
要知道,这是一个八尺高的汉子,端着照相机在丛林在深山苦苦等待、耐心守候、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才拍出来的!我觉得,单是这些照片就已经值回了书价。
书名:汉声数学图画书
类型:数学启蒙类,图画书
适合:4岁以上,只要喜欢数学,上了小学也可以读,年龄不重要,最重要的条件是孩子本身不讨厌数学
功能:了解数学,启蒙数学知识,孩子优质的头脑游戏
先替我儿子吐个槽。我家“小柠檬”给《汉声数学》提了个意见,认为设计有问题。他认为《汉声数学》每一辑的封套,应该把6个面都给包上,不应只包住4个面。这样搞得他每次抱这套书的时候,书经常从两边的开口钻出来。5岁的孩子,要抱住10本厚厚的精装图画书,真心不易!
我儿子喜欢《汉声数学》,每天逼着我们给他讲,所以呢,有了各位跟着我的微信看《汉声数学》导读。
《汉声数学》铁定是好书,我就不在这儿夸了,因为夸《汉声》没新意。回答一个大家常问我,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
给我微信公众号平台留言提问最多的就是:《汉声数学》有没有必要全收?
我的回答:这不是在于书的,而是看孩子的兴趣。书是好书,无疑。还要看孩子喜欢不喜欢数学。要不要买《汉声数学》,请你先观察了解咱家大宝平时是否表现出对数学、数字的敏感,也不用非得像陈景润那样醉心于数学,只要最低限度的,不排斥就行。
有些书,确实,孩子刚开始不喜欢,经过家长引导,嘿!看上不撒手了!不过,我不能确定这种情况,能否发生在数学身上。数学,注定是部分人的智力游戏,不会所有人都喜欢数学。就像诗词,就像昆曲,就像芭蕾舞,就像古琴,它好!没问题,但不会所有人都喜欢。这与书的好坏无关。
我们应当正视并尊重孩子多元化的兴趣。如果你孩子喜欢,至少不排斥数学,你又挺希望孩子受点数学的启蒙和训练,那我说《汉声数学》值得买,别嫌贵!如果孩子另有兴趣,不喜欢数学,那么上好学校里的数学课就好了。
书名:《地图》(人文版)
类型:百科知识类,以图为主,文字很少
适合:只要管得住,不撕书就能看
功能:涨姿势,全方位多学科滴
地球人都知道我家今年读《地图》啊!
作为编辑、作者,同时也是读者,我一直认为,书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有诚意,有诚意的书让人看了感动、欣喜、赞叹,获得阅读的愉悦;第二个层次是有水平,有水平的书对读者价值大,反之则反;第三个层次就是有启发价值,达到这个层次的书,对同行作者有打开视野、启迪思路、更新观念、触发灵感的启发带动作用。《地图》在这三个层次上都功力十足,让人没话讲。
在我眼里,《地图》是一本“大”书。相比之下,其他的形容词,什么“好”、“好看”、“精美”、“丰富”都不足以形容《地图》的全部特点。说它“大”,并不是因为书的开本大,首先是因为作者的功力大。这对波兰夫妻作者以放眼寰宇的视野,纵横古今的魄力,跨越多个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识储备,以惟妙惟肖又富于童趣的画笔,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本如同华丽盛宴般的绘本。其次,这本《地图》为我们的绘本创作带来新的思路,打开更大更广的空间。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地图》给孩子开启广阔天地,孕育无限可能。
作为一个每晚陪孩子一起阅读的妈妈,我觉得要是仅仅把《地图》当做一本讲地理知识的书,那就太小看它了。这本书里的包含的内容太丰富,和孩子一起看《地图》,边看边聊,是一件超high的事。就像转动一支万花筒或者掀开一个魔法宝盒,你无法预见自己会有什么惊喜和收获。我家“小柠檬”读了这本书,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知道了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认识了冰岛瑞典挪威法国英国泰国马达加斯加智利美国加拿大等一啪啦国家,知道了摩洛哥首都是摩洛哥,摩纳哥首都是拉巴特(汗!之前我都搞不清楚)。
从这本书开始,他从新西兰国旗上认识了南十字座,对天文产生了兴趣;被肯陶洛斯怪样吸引,经常对希腊问东问西;因为热衷于翻着书一页一页地找哪个欧洲国家有甜菜,了解了欧洲的农业和中国有很大不同;因为在瑞典看到化学家诺贝尔,在英国景仰了一番物理学家牛顿,在法国认识了数学家笛卡尔,在德国结识了爱因斯坦,“小柠檬”果断把自己的理想调整为“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和音乐家……什么都要当”。
和孩子一样收获巨大的,还有我。在自己的公众微信号里和家长分享《地图》导读,也让我更新了知识,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
《地图》是一本对大千世界的启蒙书,是一趟百科知识的早班车。它为孩子开启的是广阔无垠的知识之旅。陪孩子一起看《地图》,也是成年人说“我爱你,愿意陪你一起看世界”的一句告白。
现在《地图》还出了定制版啦!封面可以印上孩子的名字,封底华丽丽地印上父母给孩子的一段寄语,独一无二,满满是爱。我家“小柠檬”也得到一本,好惊喜!
柠檬今年陪娃看的书,还远远不止这些。下周#柠檬下午茶#再和大家分享《熊田千佳慕·花的世界》、《小红火车》、《小千鸟》、《剪面包的男孩》、《DK儿童百科全书》、《DK儿童人体百科全书》、《DK儿童太空百科全书》……等我昂!
预报一个好消息:10月!10月!一大波试读就要来啦。快拉喜欢读书的朋友关注柠檬微信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