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学馆》在线试读:假期来了,陪孩子在科学和诗意中看月亮

标签:
育儿科普少年科学馆 |
分类: 陪你读知识绘本 |
试读之前,关于《少年科学馆》
《少年科学馆》是一套科普书,适合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孩子自主阅读。全套5本,内容覆盖天文、地球、数学、物理和化学。包括:《探索宇宙的奥秘》、《你不知道地球有多好》、《让路!数学来了》、《物理世界真奇妙》、《体验一把化学家》等5册。
在编排方式上,《少年科学馆》中有两个主人公——柠檬和小克,采用柠檬和小克对话的方式,串接起全书内容。
柠檬的作用可不是“老师”,它是“辅导员”,是“知心朋友” +“学习的引导者”。小克的作用实际上是“读者代言人”,陪伴读者一起学习,替小读者问出,阅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一册讲的是天文学的知识。
第一章
图文结合地教给孩子怎么在天上找到北极星、北斗星、仙后座、猎户座等著名的星星和星座,简要介绍中国古人的星宿和西方人的星座,介绍星座的划分。
第二章
介绍太阳、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简要介绍古人对太阳的认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黄赤交角;介绍恒星的诞生,演变。
第三章 看!好美好美的月亮
以孩子熟悉的有关月亮的诗句为切入点,介绍月相的变化、同步自转、月亮温度、月亮的起源,带给孩子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滋养。
第四章 哪有这事,天亮两次?
这一章讲的是是日食和月食,包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古人观察日食的记录对历史研究的帮助。
Ps:我们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依据了古代对日食和彗星等天文现象的记录,确定一些事件的发生年代。
第五章
第六章
这两章都是介绍天文历法的。第五章讲的是,我们现在的公历是怎么来的;第六章讲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农历是怎么来的。
第七章
一目了然是说24节气的。
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出个小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八月十五,元宵节是正月十五,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清明节是哪一天?想不起来了吧?
清明节是几月几号,是不固定的。这是为什么?——因为清明节不光是一个传统节日,还是24节气之一。24节气是天文上算出来的,不光到几月几号,可以精确到几时几分,所以清明节日期不固定。为什么还要算啊?——书里就详细说分明了。
第八章 第九章 柠檬号太阳系飞船
介绍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还有围绕它们的趣闻轶事,历史故事,名联佳句,科学史上的佳话,一波三折。
第十章 谁能把你的名字带上天?
讲的是小行星带。如果谁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就可以有权用自己名字命名这颗小行星,这不就是能把你的名字带上天了吗?太正能量了!足够唤起孩子对天文学的热情。
第十一章 偷看银河系的户口本
讲的是银河系。银河系是什么样子?有多少星?银河系在什么位置?它有什么邻居?干这事的人,不就是给银河系查户口嘛?对,工作量是太大了,不是一个人查的,是一家子。爸爸没干完的事业,儿子接着干;哥哥毕生的追求,妹妹也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一个家族、两代三人,夜里观测、白天计算,穷尽毕生的研究结果,你读短短一页书就知道了,多值啊!
第十二章 黑洞不是一个洞
讲的是黑洞。黑洞是什么东西,怎么知道哪里有黑洞,黑洞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还顺带介绍了研究黑洞的著名科学家霍金的一些小故事。看完这一篇,估计你也能很专业地指出热播电影《星际穿越》里,有一处科学上非常不靠谱的情节。
第十三章 哦,宇宙
讲的就是宇宙啦,宇宙从哪里来,宇宙有多大,宇宙的年龄……这些问题,再也不怕孩子问了!
试读一篇
下面,柠檬陪大家来读其中的一篇:《看,好美好美的月亮》。
这一篇的写作灵感来自柠檬和一些八九岁孩子的聊天。我发现现在的小学有一些古诗词教育的环节,家长也重视这部分,很多孩子会背很多古诗词。挺搞笑的!有一个孩子告诉我,他们学校有一种课外班叫“疯狂背唐诗”,他会背很多很多唐诗,就像相声里的《报菜名》一样,小嘴吧嗒吧嗒不停。
孩子背诗词,当然是好事。可我感觉,这几个孩子背得流利,但不太理解诗词的意思。在这一篇《看!好美好美的月亮》里,我就挑了一些跟月亮有关的千古诗词名句,除了欣赏诗词的美,就着名句,和孩子聊聊,这些诗句在科学上的“为什么”。
提起月亮的名句,“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句几乎家喻户晓。从科学上讲,为什么会这样呢?月亮的样子,为什么老是变呢?
这一页给孩子讲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
以下是书里的文字,请试读:
月亮是不会发光的。我们写作文,一来就说“皎洁的月光”,其实,那是月亮“借光”了。那个光本来是人家太阳“原创”的。之所以我们在晚上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
既然是反射太阳光,当然只有对着太阳的那一面才会反射。可是月亮对着太阳的那一面和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并不是同一面,准确地说,是有时候是,有时候就不是。什么时候是呢?
本页和下一页中的几幅带黄色箭头的插图,是分别选取了农历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七、三十,画图展示这些日子里,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位置关系,解释为什么看到的分别是:满月、大半个月亮、一半的月亮、一个月牙和彻底看不见。
其中,说到天空只有半个月亮的时候,还说了一个故事。
以下是书里的文字,请试读:
说到这儿,有个故事:相传清代江西才子刘凤诰身有残疾,只有一只眼睛。可他不但才华出众,而且很有抱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第三名,这在当时叫高中“探花”。没想到在皇宫殿试时,乾隆皇帝看到他的身体缺陷,不知是想难为他一下,还是想表达自己的不满,故意出了个上联考他:“独目难登龙虎榜”。意思是说,就你这一只眼睛,还想登上皇家的金榜吗?哎呀!这不是当面揭人家的短吗?可真够让人难受的!谁知刘凤诰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应声回答:“半月依旧照乾坤!”让乾隆听了又惊又喜。
这句“半月依旧照乾坤”是柠檬最喜欢的写月亮的句子。它告诉我们,不完美的人生,一样可以精彩!我们每个人都有弱点,比如柠檬自己啦,就没别人加跑得快,也跳不高,还长得不好看——总有点小小自卑啦。每当这时,柠檬就对自己说:“不怕,不怕!半月依旧照乾坤!”耶!给自己打气!
解释完月相的变化,柠檬和小克又聊上了:
以下是书里的文字,请试读:
小克:“那当然啦!我还知道好多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头的‘婵娟’其实也是指月亮。你知道吗?”
柠檬:“嗯,又让你说着了!月亮给人的感慨中最多的是思念,思念故乡、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你说的这两句都是表达这样的感情。”
小克:“这是为什么呢?”
柠檬:“这个问题大概见仁见智。不过从科学上讲,月亮对地球确实很多情!”
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茫茫宇宙中,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柠檬说的“天然卫星”指的是,区别于那些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人造卫星和空间站。说得浪漫点,月亮天生就是跟地球做伴的。在浩瀚的宇宙中,这两个个头不算大的小伙伴含情脉脉、情谊深长。
你有没有注意到?月亮永远用同一张“脸”对着地球,仿佛是长久如一的注视。这是因为月亮自转的周期,和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一样。这种现象叫同步自转。
说到这儿,P29页右上角的照片图珍贵啦!
因为月亮的“同步自转”,月亮永远用一面对着地球,也就是说,在地球上,你永远看不到月亮的背面。这张照片就是月亮的背面——难得一见啊!
柠檬和小克接着聊天。
以下是书里的文字,请试读:
小克:“哎呀!你看,月亮被云彩给遮住了。我想起一句‘烟笼寒水月笼纱’!”
柠檬:“不错!你再说说,除了思念,月亮还给人什么感觉?”
小克:“嗯……我想想——寒冷!李商隐不是有句诗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吗?姜夔的《扬州慢》里说‘冷月无声’,还有《红楼梦》里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净是说月亮冷的。”
柠檬:“那月亮到底冷不冷呢?”
因为月亮个头小,引力也很小,所以根本吸引不住大气。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护,月亮表面温差极大。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高达123摄氏度,而背对太阳的一面,只有零下233摄氏度。月亮表面的年平均气温是零下23摄氏度,是够冷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没有空气,也就没有声音。
小克:“那就是‘月冷无声’喽?”
柠檬:“呵呵,是的。”
小克:“那月亮是怎么来的呢?苏东坡不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嘛?哦,可惜我这儿没有酒,只有一杯冰淇淋。”
柠檬:“没错。古人盯着月亮看,也好奇:这个家伙什么时候跑来的?李白还写过‘青天明月几时有?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一问,问了一千多年,还没有答案。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
下面这一页就是讲的关于月亮起源的各种假说,和针对各种假说的分析论证:
以下是书里的文字,请试读:
首先是分裂说。这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提出的。他认为月亮本是就是地球的一部分。因为地球转得太快,好家伙!愣是把自己一部分给甩出去了,甩到天上成了月亮!地面上留了个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
这个观点真是太有想象力了!如果真这样的话,柠檬推荐地球去参加“宇宙奥运会”的铅球比赛——它太生猛了!
不过,想归想。科学家们说: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速度没有那么快,不足以把那么大的一块东西给抛出去。“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科学家们拿来一分析,发现月亮上的岩石结构与地球上的相差很大。这下铁证如山!分裂说下课。
很快又有人提出了俘获说,认为月亮本来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当它运动到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的引力给“捉来了”——“老弟,我看你不错,别到处溜达了!就在这儿咱俩做个伴吧!”从此成为地球的卫星。不过,又有人提出反对。他们说就凭地球的引力,没那个本事俘获月亮那么大的天体。
第三种说法是同源说。我们在上一篇讲到了太阳的起源,太阳是由星云收缩而成的。天文学家们认为,太阳、地球、水星……所有太阳系中的行星,最初都是同一片星云。随后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形成太阳和星星们,并最终形成太阳系。那么,地球和月亮当然都是那个时候形成的。不过这一假说也遭遇质疑。在地球形成之处,地球周围的星云物质,都会被地球收入囊中,不会留给月亮那么多。
最刺激的一个就要算撞击说了。话说在45亿年前,那个时候太阳系刚刚出现5亿年,还很年轻。地球也在形成初期,地壳还很不稳定。突然,一个大概和火星差不多的星球向地球飞来。“咣当!——”两颗星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这一撞,好嘛!把地球的自转轴都给撞偏了,形成了现在的黄赤交角。
这一撞,地球赚了!两颗星的大部分物质形成了现在的地球。
这一撞,使得一些撞碎了的物质弥漫在地球周边。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经过漫长的演化,那些物质慢慢形成了今天的月亮。嘿!还多了一个卫星,真划算!
这哪里是撞星星,简直是撞大运!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听上去像是撞大运的撞击说,有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说法取得最有力的证据。月亮的起源至今还是个迷。
小克:“哎呀!太阳怎么来的都知道了,倒还不清楚月亮是怎么来的!”
柠檬:“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美丽的月亮。”
小克:“你看!月亮又从云彩里出来了,又圆又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柠檬:“是啊,天上只有一轮明月,可在我们每个人心里,可以有千万个月亮。”
试读完了。喜欢吗?欢迎把您的感受,直接和柠檬交流。请发信息到柠檬夸克公众微信号:ningmengk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