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高考状元成为过去式

(2011-06-30 09:52:37)
标签:

张宇东

高考

状元

家长

学校

北大

清华

竞争

招生

关注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今年高考之后,成绩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人们翘首企盼的状元没有想像中的那样高调亮相,清华与北大的也没有了往年非状元不录的对峙和较量,而是出人意料的打出了和谐牌,诚信招生、良性竞争。

 

    北大四川招生组组长任羽中说“再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都还只是十七八岁的孩子,社会过多的关注和赞扬,有时候会让他们无形中迷失自己,最终反而是害了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炒作、‘重奖’,其实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高考状元的时代真的成为过去式了,我们该为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们不再受聚光灯的导演而鼓掌,不用再背上沉沉的状元名誉而在未来的路上患得患失而高兴,不用再为别人做代言而兴奋。

 

    高考状元是中国所特有的称谓,应该说获得这个殊荣的孩子是值得褒奖的,父母或学校给予孩子一些精神或物质奖励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应该的是社会的聚光灯把这一本该正常的褒奖给无限放大,甚至于拿来放在聚光灯下来导演一场又一场的状元之歌,歌颂某某学校教风严正,讴歌某某个人丰功伟绩,与其说这是给状元孩子戴红花,倒不如说,是给相关部门添彩,这些孩子只是充当了可怜的道具而已。

 

    高考状元成为过去式,不仅是还孩子们一个简单的岁月,更是代表着教育本性的回归:

 

    没有了“状元”的使命,学生不用再分三六九等

 

    很多学校,为了争名誉,保高分,经常会出现尖子班,状元班等开小灶的特例,无形中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拉成了三六九等的区别,如此一来,严重的挫伤了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心理上给这些孩子造成了“我不被关心”的阴影;而成绩好的尖子班的学生,则背上了沉沉的责任包袱,成绩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它将会代表学校的荣誉和家长的期待,一旦出现失误,就会有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理。没有了“状元”的使命,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轻松的、平等的、积极的面对学习,面对高考。

 

    没有了“状元”的旗帜,家长不用再费尽心机的为学生择校

 

    尽管很多教育人士很早就提出,放大“状元”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但长期以来,

很多家长被应试教育所捆绑和束缚的传统思想里,“状元”还是一件光宗耀祖事,所以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不停的为孩子选择名牌学校,甚至不惜重金买坐。

 

    没有了“状元”擂台,学校可以均衡师资

 

    很多学校为了保分争先,高薪聘请资历深的老师任教,以至于造成很多学校师资不够均衡,没有了“状元”擂台,学校可以均衡师资,学生可以平等的享受到同等教育,家长也不会花重金送孩子去重点,每所学校都会是重点,学生可以就近上学,免去奔波之苦。

 

    当高考状元真正成为过去式,当学校不再拿“状元”来撑腰,当名校不再非“状元”不录,那么这些年轻的生命又何处不状元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