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变高考“一考定终生”需循序渐进

(2009-05-11 09:15:09)
标签:

就业

高考制度

高考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

张宇东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自入五月,高考百天飞倏递减,离参加高考的日子也越发逼近我们。在高考阶段这个关键节骨眼上,似乎围绕高考之事,都成为其热浪潮涌的吹鼓手。

 

    不久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声音,虽说教育部考试中心其言为“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有斩断“一考定终身”弊端的蹩脚,然此言一出,也竟在坊间惊起千层浪。

 

    这些年来,高考改革已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但是,高考如何改革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停止争议。就拿此次教育部考试中心“改变一考定终身”,与此前高考改革停留在“务虚”阶段相比,更有了几分“务实”含义。

 

    之所以会产生以上种种旨在改变“一考定终生”的言论,其实未必多言,打个比方,如若在家庭中育有孩子,那么斗胆揣测,以目前现状而言,绝大多数家庭对孩子人生施教的轨迹仍与“高考”的目标对齐。但是,目前的高考制度在绝对中含有许多偶然性,对一些因偶然原因发挥失常的学生很不公平,这将造成许多优秀的学生“运”转势落;更进一步,目前的高考制度使学生负担过重、兴趣单一,与我们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因此,目前的高考方式要不要改?当然要。“一考定终生”好不好?当然不好。这是事实。那么民众疾呼“高考制度”必须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我们教育部门也正紧锣密鼓出台相关政策,如此次发布改变“一考定终身”基调,以及若能够打破高考制度“一锤定音”的局面,改“一考”为“多考”,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的构想机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顺应民众改革高考的普遍呼声。

 

    然而针对改变“一考定终身”,目前民众也从几多欢喜转而趋之更为理性的“几多愁”态势。一个最普遍的“愁容”即为,如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将考录方式的评判标准改为“多考”制度,即将把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的素质考核一并纳入到高考中来,虽然打破单一分数论“考”的“一考”,但其素质考核的“多考”制度能够更加合理、公平吗?

 

    更有人甚至推心置腹发问“一考定终身,虽饱受诟病,但它起码具有程序公平的外表,相比之下,素质考核的‘多考’在评估中是非对错往往没有标准答案的评估,是非对错只不过是老师们一念之差”,这样的“多考”考试机制运一旦运行,公平得了吗?”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最近几年,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一直受到民众广泛关注。人们出谋划策,寻找解决之道。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有人们热议之大学扩招、精英意识等问题存在,它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高考录取方式改革恰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人认为高考尚为教育主要问题,当然就要从教育上解决。其也并不全然。

 

    比如,如果一个人得了感冒,固然要对感冒等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下方治病,可是感冒问题好了,若不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系统机能,那么感冒病祛过后,身体健康很可能还要发生其他预警。而目前的就业问题也好、高考问题也罢,其根源与病灶除了其教育本身出现“顽症”之外,还在于社会,是社会对高考趋之若骛,是民众把高考当成了人生的唯一出路,而民众的态度又几乎完全是由社会就业形势决定的。如果再追究下去,民众的就业观当然又是由社会的就业体系决定,社会的就业体系又由全民保障体系、人才选拔机制以及文化意识积淀所决定……所以,要改变高考制度,更加合理的改“一考”为“多考”,切不可忽略了对有关社会文化、就业等问题进行探讨的价值意义,防止改革举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发生。

 

基于此,针对改变“一考定终终身”诚信与公平的质疑,相关教育部门制定高考改革措施之际,还应更加慎重,在多方征求社会各方合理的意见、建议同时,对于诸多教育周边事态的了解、改善,希望为政者多加考察,反复研磨,最终能够制定出一项循序渐进、高瞻远瞩的高考办法。

 

============================================================================================ 

 

点击下面的图片或文字,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改变高考“一考定终生”需循序渐进

世界顶级大学的图书馆(组图) 

 改变高考“一考定终生”需循序渐进

 

改变高考“一考定终生”需循序渐进

 

改变高考“一考定终生”需循序渐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