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rjt.cn/UpLoadFiles/fashion/2010-1/2010010317514761522.jpg
鲜,是人们烹调时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这种方便又能明显提鲜的调料,就成了每家每户厨房必备品。可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毁了菜肴的美味,甚至还能危害健康。
1.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2.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3.调馅料不宜加味精。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4.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味精吸湿性强,易溶于水,若烹调使用不当,会对人体健康有负作用:
一忌高温使用。在菜肴温度很高时投入味精,会产生轻微毒素,对健康不利。因此味精应在出锅前或勾芡前投放。
二忌低温使用。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做凉拌菜要放味精提鲜的话,可先将味精用温水化开,摊凉后浇在凉菜上。
三忌用于碱性食物。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产生一种怪味,干鱿鱼就是用碱发制的,就不宜放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
五忌用于甜菜肴。甜菜和糖水放味精会非常难吃,既破坏鲜味,又破坏甜味。
六忌投放过量。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怪味,多吃还会掉头发。
七忌用于炒蛋。鸡蛋含有谷氨酸,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两者经加热后,鸡蛋本身的鲜味会被味精掩盖。
每人每日摄入味精量不应超过6克,摄入过多会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限制了人体利用钙和镁,可引起短期的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对人体的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成人的味精摄入量仍以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0.12g为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