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锌与儿童健康

(2009-09-22 08:24:17)
标签:

健康

儿童

营养

分类: 营养与健康

   锌与儿童健康

   锌是微量元素的一种,在人体内的含量以及每天所需摄入量都很少,人体正常含锌量为2-3克。绝大部分组织中都有极微量的锌分布,其中肝脏、肌肉和骨骼中含量较高。锌是体内数十种酶的主要成分。锌还与大脑发育和智力有关。美国一个大学发现,聪明、学习好的青少年,体内含锌量均比愚钝者高。锌还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动能力的作用,对维持上皮和粘膜组织正常、防御细菌、病毒侵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痤疮等皮肤病变,及校正味觉失灵等均有妙用。锌能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防御、伤口愈合等机能有关。

  正常人每天需要一定量的锌,4个月以下婴儿大约是:3毫克/日;5~12个月:5毫克/日;1~10岁:10毫克/日;成人:15毫克/日;妊娠及哺乳期需要量略多,约为20~25毫克/日。

   同济医科大学营养教研室对北京、杭州、郑州等20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超过60%儿童缺锌。给孩子补锌应避免单一补锌,因为维生素和矿物质之间关系密切,单纯的补锌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吸收和生物利用的效果。食物中的半胱氨酸、组氨酸等有机酸有利于锌的吸收,植酸、鞣酸、纤维素等对吸收不利,动物性食物中的锌能较好的吸收利用,植物中的锌不易被人体吸收。我国儿童锌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食用精制食品过多,农村人口食用动物性食品过少;

   缺锌的原因:

   幼儿缺锌常有喂养和疾病两方面的原因,牛乳喂养或断乳喂养不当,会引起锌摄入不足;佝偻病者多汗,易造成汗液中大量锌丢失。因此,1岁以内的婴儿应尽量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尤其是鱼、肉、蛋等动物性食品,合理、及时补充鱼肝油与钙剂,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对具有以上缺锌表现的儿童,家长应带小儿到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进行补锌治疗。此外,长期腹泻、多汗也使锌排泄增加从而引起缺锌。因此,长期腹泻的儿童,应积极治疗。

  缺锌的主要症状:

1、儿童缺锌会出现食欲下降、反复感染、生长迟缓、性发育落后、智能低下等症状。发育慢,长不高 :对于一岁以内的婴儿,由于还不具备表达能力,所以家长的观察非常重要。孩子一岁以内是身高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每个月都会至少增长2—3厘米,前半年甚至会每个月长高4—5厘米,所以,家长根据监测孩子的身高状况,就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缺锌问题。

2、缺锌时味蕾功能减退,味觉敏锐度降低,食欲不振,厌食,摄食量减少。

3、缺锌妨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并致纳食减少,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4、缺锌小儿身高、体重常低于正常同龄儿,严重者有侏儒症。

5、青春期性发育迟缓,如男性生殖器睾丸与阴茎过小,睾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发育及月经来潮晚;男女阴毛皆出现晚等。补锌后数周至数月第二性征出现,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

6、缺锌严重时可有各种皮疹、复发性口腔溃疡、下肢溃疡长期不愈及程度不等的秃发等。、7、严重缺锌孕妇及怀孕动物可致胎儿生长发育落后及各种畸形,包括神经管畸形等。

8、视力差,怕光

9、皮肤无光泽,头发长的慢:这一点家长常常会忽略。比如,有的孩子头发长了大半年都不用理,这很可能是缺锌造成的。指甲出现白斑,手指长倒刺,出现地图舌(舌头表面有不规则的红白相间图形)。

10、多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记忆力差。

11、缺锌小儿可有喜食泥土、墙皮、纸张、煤渣或其他异物等现象,补锌效果好。

12、免疫力差,易感冒.特别容易感染病毒。比如,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出虚汗,睡觉盗汗等。

  不过,单一的症状也不能作为判断标准,孩子是不是缺锌还要综合来考虑。比如,食欲不好未必一定缺锌,因为这种厌食也可能属于神经性厌食。只有当其伴有其他症状时,才可能是缺锌,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富含锌的食物:

锌的食物来源很广泛,主要存于海产品、肝脏、鱼类、蛋黄及牡蛎等,

1.海产品中以牡蛎含锌最为高。

2.植物果实的坚果类含量较高,如花生、核桃等,

3.水果中苹果的含量为最高,另外还有豆腐皮、黄豆、白木耳、小米、萝卜、白菜等。

4.中药中的枸杞、熟地、桑椹、人参、杜仲等含锌量也较高。

5. 富含锌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瘦肉。

 预防:

  坚持平衡膳食是预防缺锌的主要措施,一般说来母乳,尤其初乳中含锌最丰富,故提倡母乳喂养对预防缺锌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而且利用率较高,坚果类含锌也不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脂肪肝与营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