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期营养饮食

(2009-09-01 16:23:08)
标签:

儿童期

营养

饮食

教育

分类: 营养师培训

儿童期营养饮食

46 周岁儿童的营养需求

此阶段的儿童每年体重增加约2 千克,身高增长57厘米,头围增长缓慢,每年增加不到1厘米,四肢迅速加长,且活动能力加强。并且开始有了思维,能将物品按吃、穿、用、玩分开,且学过的知识不容易遗忘。语言、社交能力逐渐增强,智力发育迅速。因此这一阶段仍需要营养素的充足供应。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此时幼儿每月每千克体重需25 克,并且应注意质量。高质量的蛋白质不但易于消化,而且只需少量即可。牛奶、鸡蛋等食物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最好每天都吃,同时还可再吃些鱼、肉、豆类等。

脂肪

脂肪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能源。幼儿期是髓鞘形成期,因此特别需要脂肪酸。往往有些人认为油脂类不易消化,易引起腹泻,因而不敢多给孩子吃。其实,如果脂肪吃得太少,导致热能不足,就只能依靠糖类来补充。这样则会因吃甜食过多而引起偏食、虫牙等不良后果。因此,幼儿不仅要吃动物油,还要多吃植物油,也可用花生酱、芝麻酱等加入幼儿的饮食中,以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儿童虽然不需要很多,但因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有必要为其提供全面的营养,并保证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维生素

维生素对身体组织机能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就会产生各种病症。因此,正处在生长期的幼儿多吃些牛奶、水果、蔬菜、海藻、乳制品、蛋、肝等是很有必要的。

微量元素

儿童缺锌会影响骨骼生长,而且会造成皮肤粗糙、色素沉着,并出现贫血等其他营养不良的现象。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出现性功能低下、第二性征发育不全等症状。因此,儿童应常吃肝、鱼、瘦肉及牡蛎和贝类等含锌高且易吸收的动物性食物,来保证锌的供给。铬、钒、钙、磷及维生素C 和叶酸都对眼球发育有所影响。钒有抗拒铬的作用,如果铬与钒的比例下降会引起眼压上升,从而形成近视。维生素C 能促进铬的吸收,增强睫状肌的调节作用。维生素C 还能使巩膜坚固,使眼轴不变长,并降低血液pH、减轻眼球壁扩张。钙、磷代谢也与近视的形成有关,儿童应补充足够的钙以确保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46 周岁儿童营养饮食特点

46 周的儿童大多数已上幼儿园,每天会有一定的户外活动和室内游戏,所需热量可达到14001700千卡。热量的摄取要注意饮食平衡,家中的饮食要同幼儿园供餐配合,互相补充,使花色品种多样化,荤素菜搭配,粗细粮交替。烹调还须讲究色香味,以引起儿童兴趣,促进其食欲。食品应温度适宜、软硬适中,这样才易被儿童消化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听其自然”,让小儿有选择食物的自由,使饮食中各种营养素适应儿童需要,达到平衡。还要为其创造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这对促进食欲有重要意义。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发展其自信自立精神有很大作用。

712 周岁儿童的营养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日热量供给量规定:79 岁儿童为2200 千卡,1012 岁男孩为2600 千卡,女孩为2340千卡。蛋白质的需要量随活动能力的增强和肌肉发育程度而增多,710岁为每日60 克,1013 岁为每日70 克,应保证获得优质蛋白质, 其供热量应占总热量的12%~14%。由于骨骼生长迅速,对矿物质尤其是钙的需要量很大,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及各种维生素也必须充分供给。脂肪摄入量不宜过高,其所供热量约占总热量的25%~30%,其中1/2 来自植物油。如果此时儿童营养供给不足,就会出现疲劳或抵抗力降低的现象。如果蛋白质不足会导致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甚至出现智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所以应根据其特点合理安排饮食。适当进补可以消除疲劳、补充消耗,有利于儿童更健康地成长。

712 周岁儿童的饮食安排

根据712周岁儿童热能和营养量的需要,在饮食安排上,必须包括如下五类食品:

第一类食物:以谷类为主,如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等,主要供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以提供热量。

第二类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肉、蛋、奶、鱼等,以供给优质蛋白质及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 族维生素。

第三类食物:以豆类为主,如大豆及其制品,以供给植物优质蛋白质及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 族维生素。

第四类食物:以蔬菜水果为主,供给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第五类食物:食用油和食糖,食用油应以植物油为主,以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