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M----叶酸
(2009-06-02 15:14:32)
标签:
健康 |
分类: 基础营养 |
一、叶酸 (维生素 M)的发现
1935 年在肝脏及酵母菌中,发现一种可抗猴子贫血的物质,被称为维生素 M。在 1939年,又在肝脏中发现一种可抗小鸡贫血的物质,被称为维生素 Bc。 1940年,一种可促进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生长的物质也被发现,同年此种生长促进物质亦被发现可促进链球菌 (Streptococcus lactis)的生长,此类物质等就被命名为叶酸 (Folic acid 或 folicin)。 1940年中期,叶酸的定性分析及合成方法都已成功地建立。
二、化学组成
叶酸的实际化学名称是蝶酸单麸胺酸 (pteroylmonoglutamic acid),因叶酸已被用惯了,故现在均称此维生素为叶酸 (Folacin 或 Folic acid)。叶酸是一种橘黄色的结晶粉末物质,无味无臭,不溶于酒精、乙醚或其它有机溶剂中,仅一部份溶解于热水中。
纯的叶酸是由三部份成分所组成,左边是为蝶酸 (pteridine),中间是对胺基苯酸 (para amino benzoic acid--PABA抗灰发素 ),右边是为麸胺酸 (glutamic acid)。若结构中右边的麸胺酸被其它结构取代后,此维生素的功能即丧失掉。反之,若蝶酸 (pteroic acid)与三个麸胺酸或七个麸胺酸分子结合,更具有生物的活性。
叶酸在中性或偏碱性液中是较为稳定的,然在酸性液体中就不甚稳定,同时对光亦很敏感,故要用褐色的玻璃罐子包装。
三、来源
叶酸存在于所有绿色植物中,牛奶、乳制品、肉类、鱼类、肝、肾中亦有存在。各种食物中每 100g可食部份含叶酸量如下:酵母粉 0.97mg,苜蓿粉 0.44mg,脱脂米糠 0.22mg,全脂大豆 0.36mg,麸皮 0.18mg,麦粉头 0.12mg,小麦 0.15mg,牛肝 0.15mg,肾脏 0.03mg,绿色蔬菜 0.009mg,牛、猪肉 0.005mg,甘藷 0.002mg。
四、需求量
一般而言,叶酸的需要量与所吃食物种类有关,若蛋白质食物吃得多的人,其需求量会更高,若吃大鱼大肉者,应记住要大量补充叶酸维生素。另工作压力大,或抗氧化维生素如 C、 E等缺乏者,体内 NDA解离会增加,此等人对叶酸的需求量也相对的增高,以便将 DNA分解成普林 (purines)。各种人的叶酸需求量列如下:
|
男成人 |
0.4mg |
|
妇女 |
0.4mg |
|
妊娠 |
0.8mg |
|
哺乳 |
0.6mg |
|
婴儿 |
0.05mg |
|
1~3 岁 |
0.1mg |
|
4~6 岁 |
0.2mg |
|
7~9 岁 |
0.3mg |
|
10~12 岁 |
0.4mg |
|
男孩、女孩 |
0.4mg |
|
|
五、叶酸 (维生素 M)的代谢
叶酸的吸收情形未知,在肝脏中亦无存在发现。有些相类似结构物会影响叶酸被吸收,此类物质像蝶酸中第 4位置的 OH被取代时,就会影响叶酸的吸收,例如胺蝶砱 (aminopterin---4 amino folic acid),此物质存在将抑制叶酸 (folic acid)转化成 folinic acid。在组织培养或细胞发育中,胺蝶砱会封闭核酸的合成作用,导致细胞的有丝分裂 (mitosis)不能完全进行,故胺蝶砱被用来治疗小孩的白血病 (leukaemia),此病是因白血球过多而形成造血组织的疾病。
六、生理作用现象
在肝脏中,叶酸会被转变为 folinic acid,反应后在第 5位置处由一甲酰基取代,故叶酸主要功能为促进甲基化 (methylation--CH3)之进行,此步骤由维生素 C来增进,维生素 C主要是防止叶酸的被氧化,故维生素 C的存在有利于叶酸正常功能的发挥。
叶酸之衍生物四氢叶酸 (tetrahydro folic acid--THF)为生化代谢上之重要辅脢,此脢在胺基酸代谢途径中,为一碳基的携带者,如甲基 (methyl group)和甲酰基 (formyl group)之移转或加入,作为转甲基反应 (transmethylation)所需。
很少报告能显示动物对叶酸和对胺基苯酸 (PABA)之需求量,但当使用抗叶酸化合物或 sulfathalidine(磺胺剂一种 )时,即会降低小肠细菌的合成叶酸,而导致叶酸的缺乏,终于会发生贫血症状和生长不佳。
七、使叶酸功能增大的营养素
若有某些营养素存在时,会增加叶酸的功能,如 1.维生素 B群、 2.维生素 B12、 3.生物素、 4.泛酸、 5.维生素 C等。
八、拮抗的物质及影响叶酸需要量的状况
1. 酒类、 2.烟草、 3.咖啡、 4.紧迫等现象,会使叶酸功能下降。
九、叶酸缺乏的症状
主要作用在血液、腺体及肝脏组织中,对人的食欲、生长、繁殖、胃酸产生、蛋白质代谢、红血球合成等有相当程度的关连。缺乏叶酸的通症,一般缺乏时会有贫血、消化不良、灰头发、生长不佳等毛病。
在动物方面,缺乏叶酸会引起巨红血球性贫血 (macrocytic anaemia)和白血球减少症 (leucopenia),检验叶酸缺乏症可测定胺基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情形即能判定。叶酸缺乏时,肠道表层组织、骨髓细胞等更生快速的细胞生长会受影响。
在人类方面,缺乏叶酸时巨红血球细胞成熟受影响而导致巨红血球性贫血,伴随着白血球减少症的发生。也有研究指出叶酸的缺乏会显示精神病症候群,人会有情绪低落等现象。另外,肠道吸收不正常亦是缺乏叶酸所造成,肠道吸收不良会影响其它营养素的吸收,亦会造成贫血现象。
十、可用来治疗的疾病
1. 严重缺乏会有嗜酒症、贫血、动脉血管疾病、秃头、下痢、疲惫、月经不顺、精神障碍、胃溃疡、紧迫等毛病。
2. 叶酸缺乏每日口服 10~30mg即可足够,若有消化性吸收不良,腹泻贫血、口腔炎、维生素缺乏症等,应持续吃叶酸治疗。患有艾迪生毁灭性贫血症者 (Addisonian pernicious anaemia),不能单一给与叶酸治疗,还要补充其它相关营养素,因初期好像有一定的效果,但长久以往,并不能舒缓或预防神经系统的毛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