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营养

标签:
健康 |
分类: 人群营养 |
如果让妈妈为孩子许一个愿望,相信都希望孩子健康、聪明又活泼。要想孩子健康,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是关键,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如何能把握好孩子营养的“平衡点”?
学龄前宝宝让你欢喜让你忧
从呀呀学语的孩童到活泼好动的少年,孩子大致会经过学龄前、学龄期及青春期等阶段。学龄前宝宝主要是指3-6岁的孩子,面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妈妈们可谓是忧喜参半,喜的是这时宝宝生长发育迅速,活动量增加,智力发展非常快,对外界环境充满好奇,经常有很多出人意表又让人捧腹大笑的话语与看法。忧的是孩子开始出现偏食、挑食、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很多宝宝不喜欢鸡蛋、不喜欢吃肉、不喜欢蔬菜、不喜欢新鲜的水果、不喜欢没吃过的东西,小小的饭碗里堆满了很多食物,却只能像匆匆而来的过客,在孩子嘴里走走过场,让孩子爱上那些妈妈认为是有营养的食物绝对是个挑战。而且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仍然比较差,容易生病,会出现蛀牙、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等疾病。
健儿加减乘除法 当好营养设计师
学龄前宝宝代谢旺盛,主食已转以普通米饭、面食为主,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水以及能量的需要量比成人相对较大,但胃肠消化功能又不成熟,故很易造成营养缺乏和消化不良。不过妈妈们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充满活力、快速吸收知识的时期,也正是培养孩子建立良好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多启发孩子对各种食物的兴趣与认识,合理安排好饮食,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将终生受益。因此,妈妈应多了解孩子此时期所需的营养、对食物口味的喜恶等,在日常膳食中掌握好“加减乘除”法,当好宝宝的营养设计师。
俗语说“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就是说在主食之外,加些肉食有益于身体。对于正在快速发育的孩子来说,肉类可提供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蛋白质参与制造肌肉、血液和各种身体器官,构成酶、激素、抗体等体内具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经常适量吃点肉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但很多妈妈也都听说过,肉类带来的麻烦可不少,一则肉类脂肪多,容易让孩子发胖,二则担心肉类里面有激素,会让孩子早熟,而且肉类比较难嚼,很多孩子不爱吃,让妈妈们相当烦心。
当然,肉是不能不吃的,但除了适量吃肉之外,妈妈们还可通过牛奶、豆浆、豆类制品等提供蛋白质,为孩子提供快乐成长的健康基础。
松脆的小饼、香香的炸圈、甜甜的糖果……五花八门的零食让孩子乐不可支,也令妈妈眼花缭乱,三餐之间让孩子吃什么的问题往往也困扰着妈妈们。
由于孩子的肠胃消化功能还不成熟,并正处于长牙的重要时期,容易发生蛀牙、食欲不振或其它疾病,此时妈妈给孩子提供的餐间零食与点心应尽量避免油炸及过甜的食物,最好以自然简单、清爽可口的食物为主,如新鲜水果、蔬菜泥等,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肠胃功能及牙齿的生长。但由于大部分孩子都比较喜爱香脆的食物与甜食,不喜欢气味过浓的蔬菜及食物,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十分厌恶,千万不要强迫进食,可以设法改变食物的形状,切成丁状或条状,方便孩子手拿或一口吃下,注意食物颜色的调配,尽量做到色、香、味俱佳,培养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和好感,促进食欲,让孩子感到进食是开心的事情。
一提起钙、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C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妈妈们心里便充满疑问,这些摸不着看不见的物质作用有多大,同时补充是否恰当。
莫看矿物质与维生素体积微小,对于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孩子帮助可不小:矿物质参与构成人体组织结构,如钙、镁可帮助孩子形成强健的骨骼,铁能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帮助运输氧气及二氧化碳等;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如维生素A能促进孩子眼部组织健康等。当维生素与矿物质在体内相遇后,维生素可促进身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如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还可以防止骨骼中矿物质的流失等。因此,妈妈们可多为孩子准备一些富含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食物,如海鲜、新鲜蔬果等,如果孩子挑食或不爱吃,除了变换食物的形式与烹调方法之外,还可合理进食一些专为儿童度身定做的营养保健食品,同时补充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与矿物质,而且味道好,可嚼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好伙伴。
世界上任何一种食物,无论它是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都不可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特别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都应该摄取包括粮谷薯类的主食、鱼蛋肉奶豆类副食、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或其它营养素的需要。妈妈们可以把这些食物进行科学搭配,通过主副食搭配、粗细搭配、荤素干湿结合,将不同的营养素均衡分布于孩子一日三餐及点心中,让孩子获得合理的营养,养育出一个真正健康的棒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