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肥胖与营养膳食

(2009-05-25 14:11:44)
标签:

健康

分类: 疾病营养

肥胖与营养膳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而人们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消耗掉这些多余的能量,机体将其存储在体内,引起肥胖的产生。肥胖已经不仅仅是影响人体形象美观的问题,而是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而导致的疾病,食物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和生热机制的改变在发生脂肪过多存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肥胖的原因、危害、与膳食的关系及预防等几个方面加以讨论,旨在指导民众如何从饮食上防止肥胖的发生。

   关键词: 肥胖  营养 均衡膳食 

    肥胖是现代“文明病”的特征性疾病,治疗肥胖比治疗营养不良更加困难,肥胖还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因饮食不当而加入肥胖行列。2002年全国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肥胖率为7.1%,儿童肥胖率8.1%。目前已将肥胖认为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肥胖已被预测为21世纪的流行病和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1、肥胖的判定

1.1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表现为体重增加。

1.2 肥胖的判断的方法很多,如标准体重法、体脂含量法、体脂分布法等,长用的体重指数。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是WHO推荐的体质指数BMI来判定,其公式为: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

分  

体重指数( kg/ m2)

体重过低

<18.5

体重正常

18.5--23.9

超   

24.0--27.9

肥   

≥ 28

    2、肥胖的原因

   肥胖的起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有营养膳食、社会环境、遗传及行为心理等。有的患者可能是单一的原因,有的可能有几种因素同时存在,本文仅对膳食因素加以讨论。

2.1能量摄入过多

   能量增加主要来源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多1,当营养素及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的需要,剩余部分便转化成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肥胖。

2.2膳食结构失衡  膳食结构中各营养素间失去平衡与肥胖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2.2.1 脂肪摄入过多

   膳食中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摄入增加是大部分人肥胖的重要原因。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2002年比1982年脂肪摄入增加1.5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显著增多3。过度的脂肪摄入,超过能量消耗的脂肪并不被机体氧化,而是在体内储存,使能量正平衡,引起体脂增加导致肥胖外2

2.2.2 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

   传统理论认为,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对肥胖的发生只起次要作用,有数据显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上升,肥胖的检出率加速增长1。但如何分析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增长对肥胖的影响,目前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争议。经常摄入高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明显增加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

2.2.3 其他营养素

   由于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用偏少而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与肥胖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在谷类、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被摄入体内后,极易吸收水分并迅速膨胀,不仅使人的饱腹感来得快、保持时间长,而且释放出来的能量少,起着防止能量摄入过多,预防肥胖保持体重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微量营养素中钙的缺乏也与肥胖发生相关3

2.3 围产期营养失衡

   文献表明母体围产期的营养不良或过剩可能导致后代肥胖发生的风险增加。怀孕早期营养素和能量的缺乏可引起胎儿的脂肪沉积和瘦素水平的增高,并可能与成年后肥胖发生的风险增加有关4

2.4 不良饮食行为

   饮食行为也是影响肥胖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不吃早餐并没有减肥作用,相反,还会导致肥胖,因为不吃早餐常常导致其午餐和晚餐时摄入的食物增多,使一日的能量摄入总量增加。现在快餐消费已成为人们较普遍的饮食行为,但快餐食品多含高脂肪高能量,而营养构成却比较单调,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和某些营养素缺乏。胖人的进食速度一般较快;而慢慢进食时,传入大脑摄食中枢的信号可使大脑做出相应调节,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减少进食。此外,经常性的一次摄食过多、餐间消费也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

3、肥胖的危害
  3.1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肥胖者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血液的粘滞系数增大,动脉硬化与冠心病发生的危害性增高;肥胖者周围动脉阻力增加,血压升高,易患高血压病。

3.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胸壁、纵膈等脂肪增多,使胸腔的顺应性下降,引起呼吸运动障碍,表现为头晕、气短、少动嗜睡,稍一活动即感疲乏无力,称为呼吸窘迫综合症。

3.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肥胖者易出现便秘、腹胀等症状。肥胖患者的胆汁过度饱和与胆囊活动减少是胆结石形成的原因,胆结石患者的胆囊感染率增加,肥胖患者中急性和慢性胆囊炎比正常人更常见,胆结石还容易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胰腺炎。

3.4手术风险性增高

肥胖者在进行手术时发生麻醉意外和术后感染的风险性增高。

3.5肥胖与糖尿病
  腹部脂肪增多和体质量增加可加重糖尿病的危害性,随着体质量的下降,葡萄糖耐量改善,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性减轻。

4、肥胖症预防及平衡营养膳食

合理控制和调整饮食,改变饮食习惯是防治单纯性肥胖的重要措施。如果能够认真、持久的节制饮食,既使不采取其他措施,也可收到一定的减肥之效。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摄入能量过多而消耗过少造成的,因此,减肥首先要限制能量的摄入,摄入的能量要低于人体的消耗量。当人体每日摄取的能量低于身体消耗的所需量,其缺少的那部分能量就可依靠体内的脂肪来补充。这样可以日渐消除业余堆积的多余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

4.1肥胖症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4.1.1  减少主食,不吃零食及一切额外的食品。

4.1.2  多吃蔬菜、豆制品及瓜果。

4.1.3  按需适当进食瘦肉、鱼、蛋奶等,少食肥肉及动物内脏。

4.1.4  烹饪少放盐,不放糖,菜肴宜清淡。

4.1.5  晚餐不宜多食,睡前不吃东西,饭后不宜立即入睡。

4.1.6  每日应多喝水。

4.2肥胖症患者节食方案

  以下的节食方案是根据肥胖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方案仅供您参考。节食的程度大致可按肥胖的程度来决定的。

    4.2.1 体重超重者

在原来的进食量基础上减少部分主食量,可用蔬菜或水果充饥,但不宜用其它食品来补充。

4.2.2 轻度或中度肥胖者

女性患者每天摄入热量在1200~1500Kcal;男性则摄入1500~2000 Kcal,提供这些热量所需的食物比例:蛋白质:10~15%,脂肪:25%,糖:50~60%。此外,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样,如果因节食而饥饿难忍,应以蔬菜或水果充饥。

4.2.3 重度肥胖者

每天热量的摄入量应在1200 Kcal以下。除了保证进食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以外,尽可能减少主食量(米、面)。

4.3 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识。要破除传统上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肥胖决不是健康,更不是福。加强健康教育。比如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渠道宣传,也可以通过举办学习班的形式对患病人群进行教育。

4.4 适当运动可以调节神经与内分泌功能,增加体内脂肪和糖的消耗。如果你每周安排踢足球、散步或游泳等适当有规律的运动,不但使你的形体健美,还可以预防肥胖的发生。

在生活中不管是肥胖或者是健康的人都应该做到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进餐,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使吃进食物不仅能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而且还能保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和质量,以利于它们的吸收和利用,又不致发胖或营养不良,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健美,同时要生活规律、加强运动、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

(1)史轶蘩.肥胖症监床诊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李璞、赵理.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的对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

(3)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

(4)邹大进.实用临床肥胖病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P86-108

(5)黄小民.肥胖的成因、危害及减肥手段.湖北体育科技出版社.20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