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詞文章篇目編年(60歲:下)
标签:
苏轼诗词文作编年绍圣 |
分类: 学习苏东坡 |
文作
記:
虔州崇慶禪院新經藏記(五月二十七日)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傳:
萬石君羅文傳(系于謫惠州時)
(羅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隱龍尾山。)
江瑤柱傳(系于謫惠州時)
(生姓江,名瑤柱,字子美,)
黃甘陸吉傳(系于謫惠州時)
(黃甘、陸吉者,楚之二高士也。)
溫陶君傳(系于謫惠州時)
(石中美,字信美,中牟人也。)
墓誌銘:
惠州官葬暴骨銘(或十月)
(有宋紹聖二年,官葬暴骨於是。)
銘:
寶月大師塔銘(或十二月)
(寶月大師惟簡,字宗古,姓蘇氏,)
硯銘(十二月八日)
周炳文瓢硯銘(系于謫惠州時)
(以汝為硯,罌肖而瓢質。)
硯銘贈黃魯直(十二月)
(魯直黃君足下。或謂居士:)
鐵橋銘(或紹聖二年)
(維鐵在冶,五經之堅。)
贊:
海月辯公真贊並引(或二月上)
(錢塘佛者之盛,蓋甲天下,)
偃松屏贊並引(或十月中)
(餘為中山守,始食北嶽松膏。)
三禽圖贊(系于謫惠州時)
(瓦盎粒食,於何不有。)
書:
與劉宜翁使君書(或七月)
(軾頓首宜翁使君先生閣下。秋暑,)
與王庠(周彥)書(七月中)
(軾啟。遠蒙差人致書問安否,輔以藥物,)
尺牘:
與南華辨老(正月中)
(某啟。竄逐流離,愧見方外人之舊。)
代夫人與福真應大師(系于紹聖二年春)
(久不聞法音,馳仰殊深,即日遠想起居安隱。)
與南華辨老(紹聖二年)
(筠州書信已領足,兼蒙惠麫粉瓜薑)
與子由(系於紹聖二年)
(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
與友人(或程之才)(系於紹聖二年)
(子由在筠甚安,此中只兒子過罄身相隨。)
與侯晉叔(德昭)(或紹聖二年)
(蒙示新論,利害炳然,文亦溫麗,)
與程之才(正輔)(正月中)
(某啟。近聞使旆少留番禺,)
與程之才(正輔)(正月中)
(某再啟。竄逐海上,渴況可知,)
與章楶(質夫)(正月十二日)
(屢承下訪芻蕘,不肖豈複有所見出公之意表者。)
與陸子厚(正月二十六日)
(某啟。別來歲月乃爾許也,)
與道潛(參寥)(或二月上)
(海月真贊,許他二十年矣,)
與程之才(正輔)(或二月)
(某啟。專人至,承賜教累幅,)
與程之才(正輔)(或二月)
(某啟。老兄近日酒量如何,)
與程之才(正輔)(二月中或下)
(某啟。數日聞使旆來此,)
與程之才(正輔)(或二月下)
(軾深欲出迎郊外,業已杜門,)
與蕭世京(昌孺)(或二月下)
(某啟。春和,切惟起居佳勝。)
與蕭世京(昌孺)(或二月下)
(某再啟。伏審使旆巡按至惠,)
與陳慥(季常)(三月四日)
(軾啟。惠兵還,辱得季常手書累幅,)
與程之才(正輔)(三月上)
(某啟。昨日辱臨,欵語傾盡,)
與程之才(正輔)(三月中)
(某啟。謫居窮寂,誰複顧者。)
與程之才(正輔)(三月中)
(某前日留博一日,再見鄧道士,)
與程之才(正輔)(或三月中)
(某啟。往還接奉,其樂無量,)
與程之才(正輔)(三月十七日)
(軾啟。別來三得書教,眷撫愈重,)
與程之才(正輔)(或三月十七日)
(三詩因感微物,以寄妙理,)
與程之才(正輔)(或三月)
(縱字韻詩,和得尤奇,誦詠不已,)
與程之才(正輔)(或三月)
(十郎計別來安樂。博羅公人回,)
與錢世雄(濟明)(或三月十八日)
(某啟。近在吳子野處領來教,)
與南華辨老(三月十九日)
(程憲近過此,往來皆欵見,)
與方子容(南圭)(或三月廿六日)
(軾啟。昨日附來使拜伏,)
與程之才(正輔)(或三月下)
(某別時飲,過數日(文集作月),病酒昏昏,)
與程之才(正輔)(三月二十七日)
(某近因宜興回人卓契順者奉狀,)
與程之才(正輔)(或三月下)
(蜜極佳,荔枝夢頒賜,謹附謝懇。)
與程之才(正輔)(或四月)
(某啟。近苦痔疾逾旬,牢落可知,)
與林抃(天和)(四月)
(某啟。人來,辱書,具審比日尊侯佳勝,)
與寶月大師(殘,或四月)
(成都大尹明叟,,雅故相知之深,)
與道潛(參寥)(四月)
(某啟,專人遠來,辱手書,並示近詩,)
與南華辨老(四月)
(某啟。正月人還,曾上問,必達,)
與徐大正(得之)(四月)
(某啟。張君來,辱書存問周至,)
與徐大正(得之)(四月)
(詹使君,仁厚君子也,極蒙他照管,)
與林抃(天和)(或五六月)
(某啟。人來,辱手教,具審起居佳勝,)
答張耒(文潛)(五月上,後兩簡為本簡附語)
(某啟。屏居荒服,真無一物可信,)
答張耒(文潛)(五月上)
(少遊得信否,奉親必不失所,)
答張耒(文潛)(五月上)
(來兵王告者,極忠厚。)
與杜輿(子師)(謫惠州時)
(某啟。貶竄皆愚暗自取,)
與南華辨老(或六月)
(某近苦痔疾,極無聊,)
答黃庭堅(魯直)(或六月)
(某啟,方惠州遣人致所惠書,)
與南華辨老(六月十一日)
(學佛者張惠蒙,從予南遷,)
付龔行信(六月十二日)
(辯禪師與余善,常欲通書,)
與南華辨老(或六月中)
(某再啟。所要寫柳碑,大是。)
與鄧守安(或六月)
(某啟。郡中久留鶴馭,時蒙道話,)
與鄧守安(或六月)
(有人托尋一 劉根道人者,本撫州秀才,)
與林抃(天和)(或六月)
(某啟。比日蒸熱,體中佳否?)
與林抃(天和)(或六七月)
(某啟。近日辱書,伏審別後起居佳勝。)
與程之才(正輔)(或六月)
(某啟。伏暑,切惟起居佳勝。)
與程之才(正輔)(或六月下)
(某啟。違別忽數月,思仰日極。)
與程之才(正輔)(六月二十八日)
(軾啟。適草草作得一書,)
與羅秘校(六月)
(某啟。專人至,承不鄙罪廢。)
與王鞏(定國)(六月)
(某啟。遞中,忽領三月五日手教,)
與王鞏(定國)(前帖略後)
(某一味絕學無憂,歸根守一,)
與王庠(周彥)(七月)
(軾啟。二卒遠來,承手書累幅,)
與王庠(周彥)(七月)
(軾啟。前後所寄高文,無不達。)
與王庠(周彥)(七月)
(承欲往黔南見魯直。此古人所難,)
與王庠(周彥)(七月)
(念七娘遠書,且喜侍奉無外恙,)
與王庠(周彥)(七月)
(別紙累幅,過當。老病廢忘。)
與王序(商顏)(七月)
(某啟。忝姻戚之末,未嘗修問左右,)
與黃庭堅(魯直)(或七月)
(某有侄婿王郎,名庠,榮州人,)
與程之才(正輔)(系於元祐二年七月)
(近釀酒,甚釅白而醇美,或教入大麥蘖,)
與程之元(德孺)(七月二十六日)
(軾啟。春中必達,)
與陳師錫(伯修)(七月下)
(某啟。久不通問,愧仰深矣,)
與鄧守安(或八月)
(某啟。一別便數月,思渴不可言,)
與翟東玉(或七月下)
(馬,火也,故將火而夢馬,)
與林抃(天和)(或八月)
(某啟。人還,奉書必達。即侯漸涼,)
與林抃(天和)(或八九月)
(某啟。秋高氣爽,伏審尊侯清勝。)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上)
(某啟。多日不上問,但積馳仰。)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上)
(某啟。專人辱書,感慰無量。)
與程之才(正輔)(八月上)
(近得柳仲遠書,報妹子小二娘)
與程之才(正輔)(八月上)
(某啟。昨日附來使,上狀,必達。)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中)
(某慰疏言,不意變故,表嫂壽安君,)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中)
(某啟。近奉慰必已達,比日悼念之餘,)
與程六郎十郎(或八月中)
(六郎、十郎昆仲:節近,感慕愈深,奈何,)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中)
(河南兄弟已歸左右,想哀慕之極,)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中)
(某啟。不謂尊嫂忽罹此禍,)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下
(廣倅書報,近日颶風異常,)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下)
(某啟。自聞尊嫂見背,三發慰書矣,)
與程之才(正輔)(或八月下)
(某輒附上綾刻絲各一疋,用於表嫂齋僧。)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
(某啟。蒙惠冠簪甚奇,即日服之,)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上)
(遺事已用澄心紙,廷珪墨寫成,納去。)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上)
(某啟。知已登舟歲巡連州,切望不惜數日之勞。)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中)
(某啟。近兩奉狀,必相繼塵聞。)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中)
(某啟。兩甥相聚多日,備見孝義之誠,)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中或下)
(某啟。羅浮之遊,不知嚮往而後入州耶。)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啟。近四奉狀,必一一達。)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啟。聞歸艎到岸,喜不自勝,)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啟。漂泊海上,一笑之樂固不易得,)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啟。近因蜀使奉狀,必達。)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今日伏讀赦書,有責降官量移指揮,)
與鄧守安(或九月)
(某啟。近奉言笑,甚慰懷企。)
與道潛(參寥)(或九月下)
(潁沙彌書跡巉聳可畏,)
與道潛(參寥)(本年秋)
(慧淨琳老及諸僧知,因見致懇,)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啟。老兄留意浮橋事,公私蒙利,)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
(某啟。本州近申乞枝阜民減糞土錢用於修橋,)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啟。近因柯推行,奉狀必達,)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啟。柯推良吏,冠一郡也。)
與程之才(正輔)(或九月下)
(某啟。近指使還左右,奉書必已聞達。)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月上)
(軾近得子由書報,近有旨,)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月上)
(某覩近事,已絕北歸之望,)
與林抃(天和)(或十月)
(某啟。前日人回,裁裁謝必達。比日履茲博冷,)
與曹輔(子方)(或十月)
(某啟。奉別忽三(應為二),奔走南北,)
與曹輔(子方)(或十月)
(某啟。專人至,教賜累幅慰撫周盡,)
與曹輔(子方)(或十月)
(某啟。公勸僕不作詩,又卻索近作,)
與周彥質(文之)(或十月)
(惠栗極佳,梨,無則已,不煩遠致也。)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月中)
(某目見之事,恐可助仁政之萬一,)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月中)
(某啟。近檢法行奉書,未達間,)
與程之才(正輔)(十月中或下)
(某啟。和示香積詩,真得淵明體也。)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月下)
(某啟。承諭,感念至泣下,)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月下)
(某近頗好丹藥,不惟有意卻老,)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月下)
(廣州多松脂,閎甫嘗買,用桑皮灰煉得甚精,)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月下)
(軾舊苦痔疾,蓋二十一年矣。)
與曹輔(子方)(或十月下)
(某啟。數日,稍稍清冷。)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一月)
(德孺、彝叔近得耗否?子由頻得安問。)
與程之才(正輔)(十一月三日)
(軾啟。別後,因本州便人一次上狀,)
與程之才(正輔)(十一月十日)
(軾啟。長至伊邇,不獲稱觴,)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一月)
少墾冒聞。向所見海會長老。甚不易得。)
與程之才(正輔)(或十一月)
(此中湖魚之利,下塘常為啟閉之所,))
與道潛(參寥)(十二月)
(潁上人知學道長進,甚善,)
與孫勰(志康)(十二月)
(某慰言,不意變故。尊丈節推遽捐館舍,)
與孫勰(志康)(十二月)
(某啟。自春末聞訃,悲愕不已,)
與程之才(正輔)(十二月)
(軾近以痔疾,發歇不定,亦頗無聊,)
與程之才(正輔)(近歲末)
(某啟,忽複殘臘,會合無緣,)
與程之才(正輔)(近歲末)
(某啟。殘臘只數日,感念聚散,)
與友人(或十二月)
(柑子已絕多日,忽有好事者分此數十枚,)
與友人(殘,紹聖二年)
(子野出家之議,前年在都下,)
與程全父(紹聖二年)
(某啟。去歲過治下,幸獲接奉,)
與程全父(系于紹聖二年)
(某乏人寫公狀,幸恕簡略,)
與程全父(系于紹聖二年)
(新詩過蒙寵示,格律深妙,)
與程全父(系于紹聖二年)
(某啟。新詩幸得熟寬,至於欽誦。)
與程全父(系于紹聖二年)
(別紙示諭,具曉所示。田地問得,)
與友人(紹聖二年)
(近得侄孫行唐主薄彭書,)
與友人(殘,或紹聖二年)
(所欲書東皋子傳後,當時率然寫與梅守,)
與林抃(天和)(系於紹聖二年)
(某啟。近奉狀,知入山未還。)
與林抃(天和)(系於紹聖二年)
(某啟。昨日江幹邂逅,未盡所懷。)
與惠州都監(系於紹聖二年)
(君南來,清節干譽,為有識所稱,)
與泉老(系於紹聖二年)
(某啟。今日忽有老人來訪,姓徐名中,)
與友人(系于謫惠州時)
(楊都巡本欲作書,適得書雲,欲來循州。)
疏文:
葬枯骨疏(或十月)
(諸佛眾生,皆具大圓覺;)
祭文:
祭亡妹德化縣君文(七月下)
(嗚呼,宮傅之孫,十有六人。)
惠州祭枯骨文(或十月)
(爾等暴骨于野,莫知何年。)
雜著:
題真一酒詩後(五月中)
(予作蜜酒,格味與真一相亂。)
東坡酒經(系於紹聖二年)
(南方之氓,以糯與粇,雜以卉藥而為餅。)
判幸酒狀(系於紹聖二年)
((道士某,面欺主人,旁及鄰生。)
藥誦(或十月中)
(嵇中散作憂憤詩,知不免矣,)
海會殿上樑文(或近歲末)
(經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
史評:
管幼安賢于荀孔(十二月)
(曹操既得志,士人靡然歸之。)
諸葛亮八陣(系於紹聖二年)
(諸葛亮造八陣圖于魚複平沙之上,)
曹袁興亡(系於紹聖二年)
(魏武帝既勝烏桓,曰:吳所以勝者,幸也。)
賈充叛魏(系於紹聖二年)
(司馬景王既執王淩而歸,過賈逵廟,)
唐彬(系於紹聖二年)
(唐彬與王浚伐吳,為先驅,)
題跋雜文:
書東皋子傳後(正月十三日)
(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
跋所書東皋子傳(正月十六日)
(紹聖二年正月十六日,方讀東皋子傳,)
書桂酒頌(殘,三月十三日)
(僕眼五十後,頗昏,今複了然。)
跋嵇叔夜養生論(四月八日)
(東坡居士以桑榆之末景,)
書柳子厚大鑒禪師碑後(六月九日)
(釋迦以文教,其譯欲中國,)
書金光明經後(八月一日)
(軾之幼子過,其母同安郡主王氏諱閏之,)
書外曾祖程公逸事(九月二十七日)
(公諱仁霸,眉山人。)
論古文(系於紹聖二年)
(文章至東漢始陵夷,)
俚語說(系於紹聖二年)
(俚語有可取者。處貧賤易,)
題跋詩詞:
書淵明東方有一士(二月十一日)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書歸去來詞贈契順(三月十七日)
(余謫居惠州,子由在高安,)
奉和程正輔表兄一字韻詩跋(三月)
(此詩幸勿示人,人不知吾儕遊戲三昧,)
書綠筠亭詩(四月十三日)
(愛竹能延客,求詩剩掛牆。)
題秧馬歌後四首(四月二十二日)
其一(惠州博羅縣令林君抃,勸民恤農,)
其二(林博羅又云:以榆棗為腹患其重,)
其三(翟東玉將令龍川,從予求秧馬)
其四(吾嘗在湖北,見農夫用秧馬)
書曇秀詩(或九月下)
(予在廣陵,與晁無咎、曇秀道人)
記子美八陣圖詩(系於紹聖二年)
(僕嘗夢見一人,云是杜子美,)
記虜使誦詩(系于謫惠州時)
(昔余與北使劉霄會食。霄誦僕詩云:)
題跋畫:
跋黃魯直遠近樓圖(正月十一日)
(此圖燕貴之來昆仍云也。)
跋黃魯直北齊校書圖(正月十二日)
(往在都下,駙馬都尉王晉卿時時)
跋黃魯直友軍斫膾圖(正月十二日)
(徐彥和送此本來,云是)
題跋筆硯:
書結繩硯(十二月)
(客將之端溪,請為予購硯。)
題跋琴棋雜器:
記朝鬥(五月十五日)
(紹聖二年五月望日,敬造真一法酒成。)
題跋遊行:
題嘉祐寺壁(四月上)
(紹聖元年十月二日,軾始至惠州,)
題白水山(三月四日)
(紹聖二年三月四日,詹使君邀予)
題合江樓(九月五日)
(青天孤月,故是人間一塊。)
欲遊半徑未果(九月)
(惠州西南五裡所,地名半徑,)
雜記人物:
記卓契順答問(或三月)
(蘇台定慧院淨人卓契順,)
妙總(以下書及惠誠)(三月二十三日)
(妙總師參寥子,與予友二十餘年矣)
維琳(三月二十三日)
(徑山長老維琳,行峻而同,)
圓照(三月二十三日)
(杭州圓照律師,志行苦卓,)
秀州長老(三月二十三日)
(秀州本覺寺一長老,)
楚明(明老)(三月二十三日)
(淨慈楚明長老,自越州來。)
仲殊(三月二十三日)
(蘇州仲殊師利和尚,能文善詩及歌辭,)
守欽(三月二十三日)
(蘇州定惠長老守欽,予初不識。)
思義(三月二十三日)
(下天竺淨慧禪師思義,學行甚高。)
聞複(三月二十三日)
(孤山思聰聞複師,作詩清遠,)
可久清順(三月二十三日)
(祥符寺可久、垂雲清順二闍黎,)
法潁(三月二十三日)
(法潁沙彌,參寥子之法孫也。)
惠誠(三月二十二日)
(予在惠州,有永嘉羅漢院僧惠誠來,)
夢韓魏公(謫惠州時)
(夜夢登合江樓,月色如水,)
僧自欺(系于南遷時)
(僧謂酒般若湯,謂魚木梭花,)
雜記修煉:
龍虎鉛汞說(寄子由)(或二月)
(人之所以生死,未有不自坎、離者。)
寄子由三法(八月二十七日)
食芡法(吳子野云:芡實蓋溫平爾,本不能大益人。)
胎息法(養生之方,以胎息為本。)
藏丹砂法(抱樸子云,古人藏丹砂井中,)
雜記醫藥:
服地黃法(系於紹聖二年)
(肥嫩地黃一二寸,截去,薄紙裹兩頭,)
雜記草木飲食:
真一酒法寄建安徐得之(五月下)
(嶺南不禁酒,近得一釀法,乃是神授。)
雜記書事:
記道人戲語(五月九日)
(紹聖二年五月九日,都下有道人坐相國寺賣諸禁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