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蘇軾詩詞文章篇目編年(22歲—23歲)

(2023-04-25 08:51:11)
标签:

苏轼

诗词

文字

编年

嘉祐

分类: 学习苏东坡
蘇軾詩詞文章篇目編年(22歲—23歲)


二十二歲,仁宗嘉祐二年(丁酉)西元1057

正月。六日,以翰林學士歐陽修知貢舉翰林學士王珪、知制誥韓絳(子華)、龍圖閣直學士梅摯、集賢殿修撰范鎮(蜀公)並權同知貢舉。

本月,應省試,所撰刑賞忠厚之至論無所藻飾,一反險怪奇澀太和體。梅堯臣得以薦,歐陽修喜置第二。省試並作雜策五首,詩一首。複以春秋對義,居第一。

二月。己酉,梓夔路三裡村夷人寇淯井監。灃州羅城洞蠻內寇。雄、霸州地震。

三月。辛巳,五日,仁宗禦崇政殿,試禮部奏名進士,又試特奏名。內出民間賦、鸞刀詩、重申巽命論題。丁亥,十一日,賜進士章衡(子平)等二百六十二人及第,一百二十六人同出身。與弟轍皆進士及第。親試舉人免黜落始此。

同年應試得中者有章衡(子平)、曾鞏(子固)、曾布(子宣)、林希(子中)、朱光庭(公掞)、蔣之奇(穎叔)、張琥、鄭雍、章惇(子厚)、葉溫叟(淳老)、林旦(次中)、邵迎、刁璹、蘇舜舉、程筠、傅才元、鄧綰、蕭世京(昌孺)、家定國、吳子上、王琦、陳侗、莫君陳、蔡元導、蔡承禧(景繁)、黃好謙、單錫、李惇、丁騭、劉同年、時同年、楊同年、處善。

赴瓊林苑宴,與蔣之奇(穎叔)約卜居陽羨。

拜見歐陽修,以書啟謝修及梅摯、王珪、范鎮(蜀公)、韓絳(子華)。上書韓琦和梅堯臣,拜見韓琦及富弼。謝秋賦試官。修喜得軾,以培植其成長為己任。

晁端彥(美叔)來訪定交。

梅堯臣作詩,贈勉蘇軾與曾鞏(子固)。

四月。丁未,河北地數震,幽州地大震,壞城郭,覆壓死者數萬人。 七日,母程氏卒,訃至,父子倉惶返蜀。父洵與歐陽修、吳中複簡報之。

五月。庚辰,管勾麟府軍馬公事郭恩為夏人所襲,歿於斷道塢。

六月。戊午,夏國主諒祚遣人來謝使弔祭。

七月。丁酉,詔陝西、河北諸路經略安撫舉文武官材堪將領者各一人。

八月。己酉,詔每歲賜諸道節鎮諸州錢有差,命長吏選官和藥,以救民疾。

九月。庚子,契丹再使蕭扈、吳湛來求禦容。

十月,伯父渙知衡州任滿。乙巳,遣胡宿報使契丹。

十一月。庚子,二十二日,母程氏葬于武陽安鎮鄉可龍裡老翁泉側。歐陽修復父洵簡,及軾轍兄弟。史經臣卒,父洵為立後、治喪,奉父命往吊。

十二月。戊申,詔自今間歲貢舉,天下進士,諸科解舊額之半,置明經科,罷說書舉人。

本年,弟轍賦蜀州絕勝亭詩。嘗為書之。

 

詩詞

五古:

豐年有高廩(省試,正月)

(頌聲歌盛旦,多黍樂豐年。)

 

詞:

江城子:膩紅勻臉(或二月)

(膩紅勻臉襯檀唇,)

 

文作

三傳義:

問供養三德為善(省試,正月)

(對。易者,聖人之所以,

問小雅周之衰(省試,正月)

(對。詩之中,唯周最備,)

問君子能補過(省試正月)

(對。甚哉,聖人待天下之通且恕也,)

問侵伐土地分民何以明正(省試,正月)

(對。三傳侵伐之例,)

問魯猶三望(省試正月)

(對。先儒論書猶之義,)

問魯作丘甲(省試正月)

(對。先王之為天下也,)

問雩月何以為正(省試正月)

(對。雩者,先王所以存夫愛民,)

問大夫無遂事(省試,正月)

(對。春秋之書遂一也,)

問定何以無正月(省試,正月)

(對。始終授受之際,)

問初稅畝(省試正月)

(對。古者公田曰籍,籍者,借也,)

 

書義:

乃言底可績(或嘉祐二年)

(巧言令色,帝之所畏也。)

堲讒說殄行(或嘉祐二年)

(書雲:朕堲讒說殄行。)

視遠惟明聽德惟聰(或嘉祐二年)

(甚矣,耳目之為天下禍福也.

終始惟一時乃日新(或嘉祐二年)

(王者惟歲(或嘉祐二年)

(論堯、舜之德也,必曰無為。)

作周恭先作周孚先(或嘉祐二年)

(周之將興,必有繼天之王,)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或嘉祐二年)

(毫末之木,有合抱之資,)

庶言同則繹(或嘉祐二年)

(書曰:出入自爾師虞,)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或嘉祐二年)

(天下之事,古略而今詳,)

道有升降政有俗革(或嘉祐二年)

(武王克商,武庚祿父不誅矣,)

 

論語義

觀過斯如仁矣(或嘉祐二年)

(孔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如仁矣。)

君使臣以禮(或嘉祐二年)

(君以利使臣,則其臣皆小人也。)

 

孟子義一篇

以佚道使民則民以生道殺民(或嘉祐二年)

(使民為農。民曰:是食我之道也。)

 

莊子解一篇:

廣成子解(系於嘉祐二年)

(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

 

易解一篇

易解十八變而成(系於嘉祐二年)

(四營為一變,三變為一爻,)

 

雜策:

禹之所以通水之法(省試,正月)

(自禹而下至於秦,)

修廢官舉逸民(省試,正月)

(古者民群而歸君,)

天子六軍之制(省試,正月)

(周禮之言田賦夫家車徒之數,)

修兵久矣國益困(省試,正月)

(中國之有夷狄之患,)

關隴遊民私鑄錢與江淮卒為盜之由(省試,正月)

(三代之所以養民備矣,)

 

論:

刑賞忠厚之至論(省試,正月)

(省試 武,)

禦試重巽以申命論(殿試,三月五日)

(昔聖人之始畫卦也,)

 

律賦: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嘉祐二年)

(臣不難諫,君先自明,)

通其變使民不倦賦(嘉祐二年)

(物不可久,勢將自窮。)

三法求民情賦(嘉祐二年)

(民之枉直難其辯,)

六事廉為本賦(嘉祐二年)

(事有六者,本歸一焉。)

 

啟:

謝王(珪)內翰啟(三月)

(右軾啟,竊以取士之道,古難其全,)

謝韓(絳)舍人啟(三月)

(右軾啟,軾聞古者至治之世,)

謝秋賦試官啟(或三月)

(伏以聖人設文章之教,)

 

書:

謝歐陽(修)內翰書(三月)

(軾竊以天下之事,難於改為。)

謝梅(摯)龍圖書(三月)

(軾聞古之君子,欲知是人也,)

謝范(鎮)舍人書(三月)

(軾聞之古人,民無常性,)

上梅(堯臣)直講書(三月)

(某官執事,軾每讀詩至鴟鴞,)

上韓(琦)太尉書(三月)

(軾生二十有二年矣,)

 

二十三歲,仁宗嘉祐三年(戊戌)西元1058

正月。戊戌,鑿永通河。

二月。癸卯,契丹使來告其祖母哀,輟視朝七日。遣使祭奠吊慰。

三月。甲戌,詔禮部貢舉。

四月。甲子,吳育卒。乙丑,罷睦親宅祖宗神禦殿。

五月。壬申,增國子監生員。甲午,契丹遣使致其祖母遺留物。

六月。丙午,文彥博、賈昌朝罷,以富弼為昭文館大學士,韓琦為相,宋庠、田況為樞密使,張升為樞密副使。

七月。丙子,詔:廣濟河溢,遣官行視民田,振恤被水害者。

八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己未,王堯臣卒。庚申,彭仕羲率眾降。

九月。癸酉,議罷權茶法。己丑,契丹遣使來謝。

十月。父洵得雷簡夫書,聞將召試學士院。或本月,梅堯臣題老人泉詩寄父洵,贊軾轍兄弟,勉父洵出仕。

十一月。五日,父洵召命下,稱病不赴試。

十二月。一日,父洵上書仁宗皇帝。父洵答雷簡夫書,致書梅堯臣,敘不赴試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