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

(2022-04-24 02:35:03)
标签:

佛学

文化

情感

分类: 缘来如此
『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翰墨通知『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

各位老师,各位诗友:

   翰墨诗苑分享专栏《翰墨学堂》本周六晚九点准时开播。本周邀请翰墨文友高级编辑狄赫丹老师为大家分享《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二)》,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好夜听时光,分享期间请勿打扰!分享结束欢迎互动!



                                                         翰墨诗苑群委会
                                                         2022年04月23日


【菩萨蛮】 <wbr><wbr>立 <wbr><wbr>夏


    翰墨诗苑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呢,是周六,巧合的是呢,又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个日子呢,让我突然就想起了2018年的这一天在太原图书馆举办的一个讲座,当时我的。感受时光捻四节气文化品读这本儿小书呢,刚出版不久,三晋出版社和太原市图书馆策划了一个月,试试读经典文化名家,分享人生书单的世界读书日这么一个专场活动。
    他们搞这个活动呢,就邀请我去做了一个讲座,内容呢,也是跟我刚出版的书一样,24节气。只是没想到呢,一晃几年就过去了,今天又是这样一个日子,又恰逢世界读书日,今天晚上在翰墨石苑的群里,我们就借着再聊节气与民俗,只是这几年由于疫情反复,我们大家都缺少了许多四季轮回与美妙时光的体验,缺少了行走于大自然中的那份坦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好了,我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开始我们今天晚上的节气民俗聊天儿。

    上次呢,我们讲了24节气是我们祖先诗意的创造,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立法和时间刻度。我们人人身在其中,体验阴晴雨雪,感受花开花落,一贯以来呢。我们都是根据节气安排我们的生产生活,春播夏大,秋收冬藏,千百年来一如既往的四季轮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24节气呢,我们一年有24次的邂逅,在节气里边儿呢,我们根据规矩方圆,或者庄重或者欢乐地过好我们每一个自古传承的民俗节日,四时八节是四力与二分二至,这上回我们就说过四粒呢,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二至,那么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我们着重讲的也是这八个节气,四时八节。上次我们先说了一年之始的立春啊,这次呢,我们就接着聊春分。那么什么是春分呢?春秋繁露这本儿书里边儿就讲春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那么自古以来,我们民间的谚语也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那春分节气呢,一般在公历的3月21日的前后,太阳正好位于黄金的零度,那么春分这一天就是太阳在春分春分点的起始点上,24节气呢,每个节气他是按这个黄道来划分,就是15度,也就是15天多一点点,24个时间段落,一轮下来呢,就是365天。作为天文类的这么一个节气呢,春分有两重含义啊,它第一个意思呢,就是这一天呢,太阳光直射赤道,世界各地昼夜时间基本相等。另外一重含义呢,是立春,到立夏是春季,春分呢,正好儿在春季的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也就是春三月的90天。春分呢,正好是第45天呢,这样看来呢,春分它就既指春天过了一半,也包含着昼夜等长的意思在里边儿。跟这个每个节气一样,有许许多的民俗,风土人情都在里边儿,那么春风的习俗,在清代的这个必经岁时记胜这本儿书里边儿有这样的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什么意思呢?就是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是。国家的大典啊,普通百姓不得擅自祭祀,就是这么个意思。那么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皇家在哪里祭祀呢?我们大家都去过北京,知道北京有五坛,究竟是哪五坛,它的功能分别是做什么的,它跟节气有什么关系?北京的五坛呢,就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这五谈呢,就是成,这个对称分布在紫禁城,就是故宫啊,在故宫的东西南北,你看日坛在东乐坛,在熙地坛在北,偏谈在偏东南,先农坛在偏西南一点。那么说到这五坛呢,我们就简单说一下这五坛的一个基本的这个功能,但是随后要讲到这舞坛的祭祀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说。
    这五坛当中,天坛的规模最大,天坛是冬至日祭天的场所。天坛是冬至日祭天的场所,地坛是夏至日寄递的场所,日坛是春分祭日的地方,乐坛是秋分祭月的场所,那么先农坛呢?就是在惊蛰前后啊,皇帝举行扶犁亲耕仪式的地方。先农坛的皇帝扶犁亲耕仪式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两个意思,两重意思在里边儿,一来呢,是表示皇家重视农耕,那么中国是个农耕大国,自古以来就是如此。那么二来呢?皇帝亲耕是表示要督促天下百姓不误农时。

    说到这个皇帝福利清,更在先农坛福利清更这么一个仪式啊,我们再说一个小小的常识,我们大家都知道啊,有时候肠炎经经常在嘴边说,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这个这个典故怎么来的呢?就是皇帝在先农坛福利清更的这片儿地,正好是一亩三分地,大明清两代的皇帝都要在先农坛,在气在惊蛰的节气,二月二吧,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要在先农坛福利庆庚,这片儿地一亩三分地。那就好比说我们汉翰墨石院,这是群主张老师的一亩三分地,我们大家都在听他的吆喝开玩笑呢?这个先农坛的皇帝浮力琴,更为什么偏偏是一亩三分地呢?这有什么讲究啊?这里边还真有讲究,中国古代呢,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其数为阳,偶数为阴,这个大家都知道,你比比方说其数里边儿的13579是阳数,那么2468就是阴数。那么皇帝要扶犁亲耕,当然不能用最大的阳数啊,比如说七亩九分地,皇帝就是为了表示一下,督促天下百姓不要误了农时,所以就取一个最小的阳数,一亩三分地,一三在杨树里边儿最小。啊,说到这个一亩三分地儿啦,我们再说一个通常人们常说的这个九五之尊,那么九五之尊当然是指这个帝王啦,对吧?那么九五都是阳数,阳数里边儿,九位最高,五又在杨树里边儿,正好居中,不偏不倚,所以九五之尊象征帝王的王权。所以呢,后世就称天子,称皇帝,称皇上为九五之尊。那当然,这个一亩三分地儿啊,九五之尊啊,这都是我们平常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小城市,那么我们再说先农坛的这个皇帝福利清,更喝这个仪式,过去民间有一幅黄帝清皇帝耕田图,我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啊,老早的时候儿有,我小的时候儿是在别人家里边儿看到过这个年画儿。年画中呢?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的皇帝哎,扶犁耕田,他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篮,一手撒种子。牵牛的呢,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呢,又是挑着篮子送饭的皇后和宫女在年画上呢。还有一首童谣流传非常广泛,这首童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明清两朝的皇帝呢?每年的二月二前后都要象征性的到南城的先农坛内一亩三分地上,福利清更要举行这个仪式,那么从清朝,从雍正地开始就不再先农坛落到哪儿呢?就改在每年2月二到圆明园西侧的一亩园儿福利耕田换了地儿啊,刚才我们说到这个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儿,就多说了几句啊,下面呢,我们接着再说这个春分。

    刚才我们说了,春风要祭日,祭日就在北京城外,东郊的日坛就是今天的日坛公园儿,日坛公园儿,大家都知道啊,这个天坛也是公园儿,地坛公园儿,月坛公园儿,这几个坛都成了公园儿了,再过去明清两朝的时候,这都是非常庄严的祭祀场所,你像这个春分祭日。在日坛,日坛现在就是在哪儿呢?东二环外边,外边全部是使馆区了,日坛公园的周边全是使馆区,我去年在北京的时候。我去年在北京的时候,专门儿去了一趟,日坛日坛,公园儿都看了一下,这个祭祀场所啊,什么都在,我主要是这个也在旁边儿,旁边儿就是波兰大使馆,捷克大使馆,阿尔巴尼亚,越南等等好多好多大使馆周边。我在波兰大使馆出来以后,在波兰大使馆就接着看了一场电影,他是一个什么中波文化交流。你你,你这个在网上一申请啊,什么检查了你的证件就能进大使馆里边儿看电影啊,那正好在日坛公波兰大使馆,正好在日坛公园儿的南门外,紧挨着。那么这五坛祭祀呢,它有一个规矩,在里边儿最隆重的就是冬至日祭天,皇帝每年必须亲系,要亲自参加,而且要在天坛里边儿的环球谈,亲自祭祀,那么在这个夏至日祭地的时候,是两年皇上去一次这个中间。中间这这个安排大臣代为祭祀,那么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时候,皇帝不必亲自祭祀,可委托大臣代祭这几个祭祀的。这几个坛呢,规模最大的当然是冬至的祭天的天坛,它是有三层高,环球谈有三层高,那么夏至祭地的这个地坛公园儿,他是叫方泽坛,天圆地方方,泽坛是两层高,那么日坛和月坛分别只有一层高,这是。这四个谈的这么一个大概情况之后,我们说到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说他的一些一些规制礼仪,我们再详细聊。那个春分日祭日的时候啊,要在一大早儿,要早上,那么大概就是三到五点钟祭日,秋分祭月的时候,秋分祭月要在晚上,所以就跟我们过八月十五一样,也是晚上过,那么春秋分的时候,在月坛祭月一定是我。

    刚才呢,我们这个说了这个皇家在春分日的祭祀的一些简单的情况,当然今天早已经的这些,这些仪式都消失了,没有了,所以说那些规矩啊,那些仪式啊,我们不需要详细的了解,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就行了。那么在民间,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许许多多的习俗,今天一直在延续。比如说春风日丽春蛋,还有就是放风筝啊,还有就是制秤叫秤,还有给百花过生日,我们说说这些事儿。这个立春,但大家都知道了,春风这一天也一定要把鸡蛋要立起来,这是一个啊,一项娱乐活动,就是每年到这到这一天呢,全国各地立蛋的这个,这个活动特别多啊,还有些地方在ju j举办这个立蛋比赛啊,整个就成了一个民间非常有趣的一个民俗现象,为什么要春分这一天立蛋,春分秋分这一天,就是昼夜平均,日夜相等,气温平衡,这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当然这是一个美好的这个美好的寓意。主要玩儿这个力,但呢,就是到春分这一天,玩儿立蛋的人们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期望自己一年顺利如意,心想事成。其实也不仅仅是春风,这一天才能把鸡蛋立起来。我记得是2005年吧,2005年的9月14号,美国人布莱恩造在那个澳大利亚墨尔本,就打破了一项这个吉尼斯的世界纪录,他用12小时立起了439个鸡蛋。当然,9月14日并不是春分,所以说啊,这个与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是昼夜温差相等啊,昼夜平分啦,也跟这个也不大相干。能让鸡蛋立起来的因素应该还是地球的引力,还有你的耐心自信。啊,这是这个春分立蛋跟春分立蛋,同时玩儿的,就是到了春分这一天,大家这这现在都看到了,你看那个放风筝的有多少啊?广场上啊,郊外空地上啊,到处都是满天的风筝,这几年,尤其是这几年特别特别的多,嗯,每到这个时候,看见满天的这个漂着的风筝呢,就想起了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这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佛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那么这首诗大家非常熟悉,大家又都是写古体诗的,我就不说了。我特别想提的就是,同为清代的另一位诗人,他是绿州人。是我们长治人,潞州诗人叫万国宁,万国宁呢,没有任何的功名,他是他的这个志趣多在山川田园。录完诗,钞里边儿呢,就收录了万国宁的150多首诗,收录最多的。啊,万国宁这首诗呢?它的题目是春日晚归书所见。他的诗是这样写的,古树芽地薄暮天,寻芳客过小桥边。儿童也怕春归去,恰趁东风放纸鸢。那么,这两位诗人都描绘了早春时节,天地间飘荡着的欢快童趣。其实啊,这个早春时节,哪里仅仅是儿童在放风筝呢?成年人,你看这两年成年人,每到这个时节,也都按耐不住走出户外的急迫心情。
    一到这个时候呢,大家都满怀期待,就随着各式各样的风筝纸鸢,放飞在万里晴空万里晴空中,嗯,我周围,我也我也放过风筝,我周围好多的朋友一到这个时间呢,一直到现在还在,还在放放风筝呢,为什么一到春天,大家都这样兴致勃勃地参与这个放风筝这个这个活动呢?他有他的道理在里边儿。你像春风清明着,这个前后,这个时节放风筝,他有什么道理呢?它是有养生保健的,这个原理你看宋代人里时写过一本儿书,叫续博物志,他在书里边儿就这样说呢,就是春日放院,引线而上,张口儿是可以解内热,哎,就是春天放风筝的时候啊,你张着嘴一直。扬着脖子向上看,这个动作就可以让你泄身体内的内火,就可以泄内火,为什么呢?储存了一个冬天的一些不良的这些内热就通过放风筝张嘴,扬着头,就可以把这个内热给泄出去,所以说就是有它的道理在里边儿。
   那么春分这个日子,对特定的行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比如这个制成较秤行当,这个在过去,我们用的都是杆秤,现在都是电子秤了,已经很少见到那样的杆儿秤了,那么在春分日制秤叫称,它是有特定的意义在里边儿,因为春分这一天呢,昼夜均而寒暑平就是。昼夜温差不大,气温适中,校正这个度量衡器具不会受到温、温度变化的影响。那么,作为自称这个行当的匠人,选择春分日、春分日这天开工呢,也是他们的行规,就是做事要公心、公平,无愧天地。当然现在这样的景象已经见不到了,我们都用电子秤取取代了那些大小杆秤,既然见不到杆秤了,这个行当也就消失了,这个行当的将人们也都随之就消亡了。比如说你像随着这个社会在逐步的发展,我们消失了很多的东西,像农村里边儿好多那个农具,现在几乎都见不到了[流泪]。啊,因为时间关系啊,我们就这个快点儿说,这个春分日这天还有一个非常风雅的事,风雅的事儿是什么呢?花朝节就是春风过后呢,百花随之陆续开放,什么迎春花,杏花,玉兰花,桃花,梨花,一波一波的,这个相继绽放,所以那个春风这个。在二月二月呢,也被称为杏月,也叫花月,古代民间就在二月就有这个花朝节的这这么一个说法,时间大时间呢,根据各地的不同,为二月12,或者是二月15,什么叫花朝节呢?就是要庆祝百花的生日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我们的先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有情怀,非常非常的浪漫,给百花过生日,要把花神赢回来,这样呢,就把一个平常的日子过得浪漫有趣,极富诗意。那么迎花神有迎花神呢,就有送花神,说到这儿呢,我们就把这个,你像啊,春分是要迎花神,那么什么时候送花神呢?有赢就有送,送花神就是在芒种节气,要送花神。那为什么是芒种时节送花神呢?忙中已经到了农历的五月了,这个时候呢,百花都已经衰败,群芳摇落,化神自然就要退位了,所以人世间呢,要隆重的为她饯行。在过去呢,到了芒种日的时候,要举行这个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寄件花神呢。就跟春分日迎花神一样,都是非常非常风雅的事。
    红楼梦第27回里边儿就专门儿写的有送花神的这些描写,有兴趣的朋友我们自己看看,这里我就不再细说了。啊,到今天呢,你像春分啊,芒种时节,迎花神,送花神这些风雅的事儿早就不存在了,消失了,从我们的生活。到今天,你像春风芒种时节,樱花神送花神这些极具风雅的事情早已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消失了,但是呢,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来,古代民间的这些风土习俗啊,时时处处在体现着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所以说古人有时候。就跟我们刚刚过去清明有上四节一样,都是非常非常极具风雅的一些节日,那么就是通过这些风雅的这些仪式,还有种种的民间习俗,影响教化,人才会变得有涵养,有修养。过去的时光呢,很慢,人们以从容的心态顺天应时,极有兴趣地过好每一个日子。

   现在的节奏很快,其实让我们丢失了很多的东西。我们在匆忙赶路的时候啊,就忘记了优雅,在忙碌当中呢,可能。想到的物质生活更多一些,慢慢的把我们滋养我们精神的东西就给走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好了,时间关系,今天有点超时,我们就今天讲到这儿,谢谢大家,谢谢朋友们啊,讲的有点太匆忙了。

冷哥: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老祖宗对大自然的悉心观察总结的宝贯经验,感谢狄老师精彩的解读!辛苦了!
『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原创』藏北野驴《漫谈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八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