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教学实录及评价
(2009-12-02 21:53: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堂听课 |
年
学校 |
江南小学 |
年级 |
五年级 |
班别 |
|
任课教师 |
何中秀 |
||||||
科目 |
数学 |
课题 |
梯形的面积 |
||||||||||
教学过程概况 |
即时评价 |
||||||||||||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回忆用什么方法研究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体说一说?
1、 先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 2、 从而推导出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
1、通过让学生计算图形面积,让学生自己 找到原来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点, 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有 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主动应用所学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2、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 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这个教学环节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把前面图形面积 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应用到这个内容的学习中,有效地应用前 面掌握的学习方法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是分“转化”和“推导”两个环节来进行探讨,使研究的进程清晰,研究的重点突出。 三是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进行推导,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 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3、 教师的语言能力 很强,很有煽动性, 吐字清楚,善于使用 鼓励性语言。 4、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求梯形面积必需的一些条件,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公 式的应用能力。 |
||||||||||||
综 合 评 价 |
本节课从整体看,全课流程连贯,创设比较自由的合作环境,实现了教师的角色的转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倾听方面做得非常棒,整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梯形的要素,并形成相应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好完成教学任务。
听课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