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老师地藏经笔记 菩萨十地 10 法云地
(2012-09-15 00:27:56)
标签:
诸佛密云十地地藏经智波罗蜜文化 |
分类: 艺术论坛 |
安兰老师地藏经笔记
菩萨十地,是法云地。十地菩萨修习『智』波罗蜜,入此圣境的菩萨,具足了广大的教法功德力。
菩萨进入到法云地,此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佛的饶益功德的力量,要像那云一样。所谓的「法云」,就是当什么地方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下适度的雨,来滋润大地,而不是过多的雨。
法云地也就是说,这时菩萨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要能够滋润众生,普雨天下。
十地(法云地),圆满智波罗密,以佛法之雨滋润众生,以慈悲之云隐蔽万物。
一登此地,十方诸佛都为其灌顶,预祝即将入于佛位,所以又名灌顶位。十地的最后心,就成佛了。
学佛是要能够独立修养,然后正勤、精进。学佛人自己本身要具足自主、自行,虽然旁边有善知识的引导,但不一定有可资依赖的维护。一旦走上了菩提之道这条路,就要靠自己了,不能一直想要依靠善知识,有依赖的心。
菩萨十地的最后一地是「法云地」。「法」是「智慧」,「云」是慈悲、爱护之意。
大地万物能够不断涌现生机,都是靠水分、土壤、空气和热能。靠地、水、火、风四大调和的运作,这些东西缺一不可。
人的身体,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但是,我们也有不死的「慧命」。它需要「法云」的培养:法语滋润众生,就像拨云见月时,云会散开:需要及时雨时,云又会自动聚拢降雨,这样就能培育大地万物。
我们每个人的慧命、心地的种子都是「因」,需要的是「缘」。「法云」就是缘,能够成就一切。「法」有如智慧的甘露,能滋润群生。「云」象征慈悲、爱护,能解除众生的热恼,这就是慈悲。
但是,如何才能登到「法云地」的境界呢?必须成就「智波罗蜜」。这里的「智」是指「大圆镜智」,它能鉴照天下一切事相,却又不受其影响。我们若有这分明明历历的分别智,心就不会被污染,还能进一步以「方便的智慧」来教导众生。
「度」就是从烦恼的地方,要将他度入智慧。所以凡夫就是和圣人所相隔的中间,就是一条广大无边的烦恼河。
出世的智慧唯有佛陀,所以他来人间就是要来度化,使这种充满烦恼的凡夫心,如何消灭他烦恼的方法;所以要度众生,就要有八万四千的法门,来对治八万四千的烦恼。所以这就是佛陀的慈悲,来度化。
不只是度化,他还要再利益众生,像这样芸芸苦难众生这么多,要去度化,他就做一个譬喻「大慈如云」。
第十法云地,诸佛光灌顶,智增澍法雨,长善如大云。
「第十」名「法云地」。如王子册封了太子,要正式登位,在印度要举行灌顶礼。取四大海的水,浇灌在王子的顶上,登位礼就告完成,这与近代的加冕礼一样。菩萨到了十地,是法王子,『位居补处』,也就要圆满成佛了。
这就有十方一切「诸佛」,放大光明,集合而流入菩萨的顶内。这是佛「光灌顶」,象征了一切诸佛的菩提智光,入于菩萨心中;菩萨的菩提智光,与诸佛无二无别;也就是菩萨的菩提心宝,圆满清净得与诸佛一样,这是成佛的象征。
十地菩萨是:『从愿力生大慈悲,福德智慧以为密云;现种种身为杂色云;通明无畏以为电光;震大雷音,说法降魔。一念一时,能于上所说微尘世界,皆悉周普,以善法雨甘露法雨』。
所以,十地菩萨的现通说法,能「长」养一切众生「善」根,「如大云」的时雨滂沛一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