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老师地藏经笔记 菩萨十地 9 善慧地
(2012-09-11 12:45:47)
标签:
安兰言语表达能力顺正理论地藏经理解能力文化 |
分类: 艺术论坛 |
安兰老师地藏经笔记
菩萨九地,是善慧地。就是说此地菩萨的智慧,要能达到任何表现的时刻都是利益的,没有伤害的,这才叫做「善慧」。像四地菩萨的「焰慧」,只是显现的一种力量而已。
而「善慧」这种力量的显现,要到达不会发生任何的伤害、后遗症、或者是缺点。结果只有利益,也就是所谓的饶益功德,这就是善慧地的境界。
众生的心非常复杂,就像热带的雨林、种种丛林、种种相,第九地的菩萨都如实知,了如指掌,清清楚楚的。知众生业力,观众生行,习气种种相。对众生有很深的观察与同理,弄得清清楚楚。深灭智行,威猛其中。用神通力,破解众生的因果律。帮住众生要在因上帮,果是众生个人要承受的,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所以帮忙要在因上去帮忙,不要在果上帮。如果在果上去帮助,就会失去意义。有一个小册为—如何帮因。
如果在果上帮,自身反会受到因果律的反击,反而担业了。这是我们学九地善慧地,很重要的功课。
就佛教来讲,「理论」属「真谛」,「人事」则属「俗谛」。「真谛」的道理是「心无染着、具足智慧善根」,而「俗谛」则是要人圆事圆,发挥慈悲的功能去利益人群。因此,我们应该要真俗并行。
「十魔车」,里面有一项是「善根魔」,是指行了善事却一直放在心上;想着:我做了很多善事,该当得到什么福报……。如果是为了求得福报才行善,便违背了行善的原意,反而会招来烦恼,容易丧失了为善的原动力。
〔注〕十魔军:指修行佛道之十种障碍。即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含毒、利养、高慢。
九地菩萨修习『力』波罗蜜,一为思择力,一为修习力,基于思择与修习的功力,所以能恒久度化众生而无碍。观众生行,放闻持光。
九地菩萨圆满力波罗密,力有两种,一是思择力,属于理解方面的,一是修习力,属于实践方面的
二者合一,则解行相应。
无性菩萨之《摄论释》卷七云:「言善慧者,谓得最胜四无碍解,无碍解智,于诸智中,最为殊胜,智即是慧,故名善慧。」何谓「四无碍解」?今谨依丁福保氏《佛学大辞典》释云:
善慧地菩萨,具有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语表达能力(即辩才),此四种无碍,皆以智慧为本质,故称为「四无碍智」;若约理解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解」;若约言语表达能力言之,则称为「四无碍辩」。
闻者悉欢喜,名为善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