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老师地藏经笔记 菩萨十地 7 远行地
(2012-09-09 01:04:59)
标签:
文化 |
安兰老师地藏经笔记
因此,菩萨七地,名为远行地。
快到彼岸的世界,离凡夫生死已经很远。
六地菩萨虽常能具足,还需要加行来引发,而七地菩萨则能上一剎那入定,下一剎那出定。七地圆满方便波罗密,方便为般若所摄,是从般若所起的大用。
六地的般若为根本智,重在证悟空性方面,七地以上的,为后得智,重在教化众生方面。
我们要渡过烦恼河,不但要自度、还要度人。所以,我们要成就方便的智慧,也就是「方便波罗蜜」,要发大慈悲心,广度众生。
「大慈悲心」不忍众生苦,是行菩萨道的工具之一,我常说「用慈施悲」,用宽广的爱心去服务遭受苦难的人,而且要切实力行「拔苦予乐」的工作;不要只在口头上说:「我也有爱心啊!看到病患在喊苦时,我也觉得很不忍心……」只说自己有爱心,却不肯付出行动去表达关怀,这又有什么用呢?一定要切实去做才行。
《维摩经》说:『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由已远入一切现行诸相解脱,是故此地名为远行。
知诸佛于一念中通达三世,而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七地菩萨,修习『方便』波罗蜜,要做到方便善巧,要能「平等」。要常行慈悲喜舍-慈,要平等;悲,要做到方便;喜,要诚恳,诚心去做;舍,就是放下。七地菩萨的修养,在已经做到极难胜地、现前地之后,进一步的,还必须要使得这种修养,让任何人都可以去体会到。而且,这种修养还要能够成为一种典范,让他人可以照着去学习、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