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59564092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对云绝顶犹为麓,求道安心即是宫”:云麓宫(上)
(2015-11-02 19:12:10)
标签:
长沙岳麓山
道教
洞真虚福地
石柱铁瓦
云麓宫
分类:
气象万千
云麓宫位于岳麓山的云麓峰顶
,
最早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吉简王朱见浚就藩于长沙时。嘉靖(1522-1566)年间长沙知府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隆庆(1567-1572)年间,又有道士全守分在这里修炼,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5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合称三清,故名三清殿。云麓宫由此成为道教胜地。
清康熙(1662-1722)初年,长沙分巡道张睿重新修葺了云麓宫,以后续有增建。民国以后,云麓宫基本维持旧貌。抗日战争时期,宫观遭破坏。抗战胜利后,由道士邬开云、吴海明募资修复,今仅存吕祖殿、祖师殿、三清殿部分建筑。石柱铁瓦仍在,拾石掷瓦,叮当有声。
1976年修葺临倒塌的关帝殿时,在原址上建长方形两层楼阁,东向城廓,供游人登临览胜。后殿及宫右吕祖殿均作茶室,供游人憩息品茗。宫左后方,拓坪数百平方米,并砌建曲廊。近年在望江阁楼上竖吕祖像,按规制作龛,前厅坚关帝像。三清殿按道家规制竖像三尊,善男信女顶礼膜拜者也不少。道家崇尚自然,倡行“无为而治”,总是选择清静优美之处建立宫观,修身养性,采药炼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将这些地方视作神仙的居所,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四周峰峦耸峙、石膏盘迂、树竹青翠的云麓宫就是其中的第二十三福地一“洞真虚福地”。身临其境,感觉虚有其名,号称长沙最著名的道观,似乎有点寒酸、简陋。商业氛围是不是也太过浓厚了,不大的道观前后左右都是茶座。
云麓宫名联甚多,同治二年修葺时,嵌“云麓道宫”于门额。临湘进士吴獬掌教岳麓书院,撰一联巧嵌“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话,联曰:“
对云绝顶犹为麓;
求道安心即是宫”。
望湘阁中有黄道让联:“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望湖阁还有一联点到望湘阁远望之妙处:“
一雨悬江白;
孤城隔岸青”。
三清殿檐柱悬一联,宣传了道教经典和道家主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关资料来自网络)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古麓山寺(四)
后一篇:
“秋之色”花.生活.文化艺术节---醉美菊花,冲天香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