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课题研究汇报(ppt稿)
(2014-11-15 18:28:42)
标签:
育儿习作学生作文看图写话 |
分类: 习作教学 |
孝义市语文学科小课题研究现场会材料
“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课题研究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们:
上午好!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和大家就“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这一小课题进行交流。
我将会从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过程、具体做法、成果小结五方面进行逐一阐述。
【研究背景】
作为语文教师,面对如此大的班容量,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习作指导让人煞费苦心,习作批改更是劳心劳力的苦差。每次批阅学生习作,按每篇文章六分钟计算,一节课只能批六至七本,一个班级的作文本全部批完可能要耗费两个星期的时间。待两周后再进行习作讲评,还常常出现“出力不讨好”的情况。到底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培养孩子的习作能力呢?为了实现“课程育人”,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将自己的困惑——“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作为了研究的课题。
【理论依据】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能力。”而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要从起步阶段就要关注,需循序渐进,逐步训练。
【研究过程】
为此,我用六年时间开展了“以生为本”的习作教学研究。根据每一学段的不同目标,我确立了如下小课题:
一上:《“写话起步”训练初探》
一下:《如何指导孩子“写好一句话”》
二上:《巧用教材教孩子“写好几句话”》
二下:《“写一段话”训练》(着重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看图写话)
三四年级:《习作指导课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六年级:《如何在评改课上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具体做法】
一、一上“写话起步”训练
一上写话起步训练很关键,我们要以口语入手,以“说”代替写,重视说话训练。课堂上,鼓励学生说话,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如下《阳光》教学片断:
师:课文中说阳光像什么?
生:像金子
师:请把话说完整,该怎么说?
生:阳光像金子。
师:很好,我们要说完整话。
总之,从口语入手,从说起步,这是一上写话起步训练非常重要的一环。口语表达发展越充分,书面表达就容易掌握,能说会说,以后自然会写。
二、一下“写好一句话”训练
一下注重“写好一句话”的训练,我是这样操作的:
1、结合课文阅读写一句话
① 看图写句子
②补充句子,照例子写句子
③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
④学写“四素句”(即“时、地、人、事”四个要素的句子)
⑤口语交际与写句结合
⑥给若干词语、句号组句子。
2、结合生活观察写一句话,即练写“15句”。(包括:看句、听句、说句、想句、做句、问句、感句、闻句、触句、尝句、在句、是句、被句、把句、有句,例子从略)
十五句训练的步骤是:先认识例句,再仿写,最后以生活为内容进行创新写句子,训练务必一句一句到位。
三、二上“写好几句话”训练
二年级上学期我对孩子进行了“写好几句话”的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
“写话起步日记始”,学生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明的教师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经验之谈。
2、读写互动,随文写话
①精选词语写话
②典型句式、修辞模仿写话
▲“四要素”观察法
四、二下“写一段话”训练
二年级下学期我对孩子进行了“写好一段话”的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读写互动,随文写话
怎么说,就怎么写,先说后写,读写结合。
3、巧用资源,看图写话
④按并列关系写
⑤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
总之,第一学段“写话”起步训练抓实了,到了三年级,开始“习作”,学生就不再会感到习作难了。
五、关于习作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情,愉快地写作。因此在进行作文指导课时,老师要精心创设与习作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乐于表达,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生活的需要。
如:第六单元作文《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我这样导入: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我,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我们不理解父母或父母不理解我们的情况,我们想对父母说的话一定有很多,有的一两句说不清楚,有的不宜当面说,我们不妨写出来与他们沟通。试试吧,说不定能解决一些问题呢!这样学生认为作文真有用,乐于去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是说习作指导要能够唤起学生表达欲望,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如五年级上学期学写说明文,介绍一种物品时,从哪些方面介绍呢?我给予了提示,如下
物品 |
介绍的方面 |
蔬菜 |
形状、颜色、味道、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保鲜方法…… |
水果 |
|
玩具 |
形状、特点、结构、作用、玩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
文具 |
|
电器 |
|
…… |
…… |
|
|
(四)点拨指导,达到“我会写”
教材中,有的课文就是很好的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如五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习作,这一次作文有三个习作内容:一件事的启示,一句格言的启示,一幅漫画或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本单元的课文《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正与本次习作内容吻合,指导时,我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写法,适时予以归纳,《钓鱼的启示》先叙事后写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先写父亲的教导,再讲述亲身经历的两件事,最后总结。学生从中学习谋篇布局,列出了习作提纲。并能学习文章的写法去写作。
——《课标》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叶老明确指出:“修改作文是孩子自己的事。”“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学生本人。”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三分文章,七分修改。”
——学生习作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写好一篇习作,有强烈渴望帮助的需求,十分期待评价。我们就满足这种需求和期待。评改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获得了成功和喜悦,自信能写好作文;评改中,发现了不足,于是急于修改,产生了“重写”的动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整个评改的过程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过程。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分三步训练:第一步:明理阶段;第二步:学法阶段;第三步:实践阶段。
•
•
•
•
•
•
•
•
如何上好评改课,具体操作如下:
(一)树立修改理念,激发修改热情。
【成果分享】
1、赏析——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什么样的文字会让人赏心悦目,不禁拍手叫好呢?我特别关注学生习作中的精彩之笔,并让同学们在赏析中借鉴,同时也提高了习作者本人的自信心。我选取了一些学生习作中颇具代表性的语言与大家分享。(课件出示:富有现代感、娱乐感、含蓄感、勇感、节奏感、新鲜感、个性感的学生习作片段)
2、诊所——明白病因,对症下药
如果教师不能将学生散落的、个性化的问题,加以形象化和典型化的命名与呈现,就很难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很难让学生引以为鉴。我极力从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挖掘出典型病症,让学生从示例中明白病因,对症下药。下面,我将一一列举我所总结的病症。(课件出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病症,如:“关联”病、“联词”病、“我想”病、“我”病、“xx的时候”病、“今天”病、“砍头”病、“剁尾”病、“长着”病、“大眼”病、“大全”病、“de”病、“记得有一次”病、“少年痴呆”病、“多此一举”病、“大话”病、“感叹号”病、“位置”病等)
在我的博客中,共收录学生作品600余篇,出版了《看图写话》册6本,《成长的足迹》习作集8本,大多数孩子已经将习作当成了一种兴趣和爱好。其中,王思雅同学的《月光下,成长不停》和魏玉琢的《蜕变》还在少儿版意林杂志上成功发表。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改革,创设了习作指导、评改一气呵成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探索“以生为主”的习作教学模式的实验课题。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积极参与实验。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以上便是我的课题研究汇报,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
最后,我想送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做习作有心人,享快乐在其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