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海棠亦是应着人生的

(2012-04-30 21:37:22)
标签:

红楼梦

海棠

知己

散文

文化

分类: 散文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写晴雯魂归离恨天,宝玉说这是有先兆的,因为阶下的一株海棠花无故地死了半边,袭人听后笑道:“草木怎么又联系起人来?”宝玉回答:“你们哪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例子多有,孔子庙前的桧、诸葛祠前的柏,当世道紊乱时则枯萎,天下大治时则茂盛,这难道不是兆应?还有杨太真沉香亭的木芍药、王昭君坟上的长青草,和那相思幽怨凝成一股,“难道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是应着人生的”,宝玉的这个想法值得一记。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是庄子的大境界,能不能继续生发一下,独与自己喜爱的草木相期待?世间的草木,大概只有一种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用心寻找,总有一天会发现那是谁,从此荣枯与共,岂不快哉!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郑板桥爱竹,坚贞的生命从此有了更加光辉的映照。

精神作用于物质的方式,是耐人寻味的。日本的江本胜写了一部书:《水知道答案》,他用一百多幅水结晶时的照片来考察水的结晶形态与水质以及外界环境的关系,这其中包括人的态度等。根据他的研究,水质的好坏影响水结晶时的形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又说,当“看到”“爱”或“感谢”等优美的字词时,水的结晶完整而又美丽,而当被骂作“混蛋”时,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江本胜的理论后来被证明是伪科学,因为在实验室是无法得到再次证实的。其实不用做实验也应明白,精神作用于物质的方式,肯定不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的。

草木有灵,那是需要有心人来感知的。苏轼在《海棠》一诗中就有“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句,川端康成则有一篇散文,题目即是:《花未眠》。但我觉得这两人与花似乎还隔着许多距离,总不如清末董康在《书舶庸谭》中那首《菩萨蛮》:“香软吹散帘钩雨,枝头互答雏莺语。打叠一春忙,看花出洞房。 人花同眷属,消受温柔福。邢尹品无偏,花妍人更妍。”这才是相互交融,打成一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