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现代的新《红楼》

(2010-12-07 16:55:41)
标签:

后现代

红楼梦

文化

分类: 散文

    民间有种治病的方子,对于那些即将撒手的人,让其口含一粒人参片,可以多活一段时间,此之谓“吊命”。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治病了,只是延缓一下而已。新版《红楼梦》里那位解说也像一个口含人参片的人似的,却吊了五十集,拖死一群人。

   《红楼》是从繁华中看出悲凉,不是带着悲凉的眼神去关照世相。去读红楼原著,欢快的时候哪个不是欣欣向荣,即使心痛悲切,也有声嘶力竭的生动。谁吊着了?

你会说宝玉是例外,元春被册封为贤德妃的时候,他没有像众人兴高采烈,那是因为担心着秦钟。这担心也是强烈执着的,是由天性中那一股顽痴幻化而成。可也没吊着啊!

原著中的清新没有拍出来,大厦将倾时的留恋与惶恐没有拍出来,从头到尾都被一个声音给吊着。剧中人却有亮色,比如那少年宝玉,灵气时隐时现,黛玉也很好,脸也没有肿,还是有段伶仃身影可堪怜惜的。宝钗瘦了些,但清秀有加,王熙凤和邓婕演的不同,但也各有风姿。所以这次重拍还是值得一看的,但看得又很不过瘾。像挑起了红盖头,又发现娘子她笼着一袭纱。

王扶林导演的《红楼梦》不可能也不必再去复制,李少红真该借鉴一下莱奥纳多领衔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看看经典如何在后现代的背景下生成。新《红楼》自不必在后现代的背景下展开,那些激烈和落寞和我们不对味。陈晓旭当年演的时候,是处在那样的年月,现在毕竟过去二十多年了,流行歌曲都换了几茬了,敬惜字纸的心情还有吗,矜持独赏的意念是都不在了,一朝成名的抱负早已合理得成为常识了。这些和红楼相距何止万里?

那就不必刻意营造当时的氛围了,索性就用当下的风气作为背景。也是留下一个参照,让后来的人见识见识,大观园的繁华与寂寥谁还能重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初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