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画龙点睛---文章标题典故美王成宗(长沙)

标签:
文化 |
古为今用 画龙点睛
---文章标题典故美
王成宗(长沙)
中国古籍,“据初步粗略统计,大约10万种左右。”(胡道静《读古籍的普查和情报》。这10万种包括各种丛书,儒、佛、道学经籍,各级地方志,还有通俗小说,各种剧本,姓氏家谱,各民族语文图书等。所以说,中国古籍“博大精深”毫不夸张。仅就数量而言,也是“世界之最”。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古代哲学是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之一”;先秦哲学可以与西方古希腊哲学媲美;宋明哲学的成就超过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国的文学艺术亦独具特色。
笔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中国历史文化丰厚的底蕴,其中包括无数的历史典故。各种典故,言简意赅,众人皆知,如果能古为今用,以历史典故恰当拟制文章标题,就会妙趣横生,引人深思。不但可以深化主题思想,而且能把一个平常的事物或论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审美情趣。
一、重温历史知识。
新华社早年发过一条新闻,标题是《工人董正新毛遂自荐 当选车间主任》。“毛遂自荐”是个典故,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中说:秦兵攻击赵国,平原君要到楚国去求援。在门客中挑选20个文武具备的人跟随去。挑选了19名后,毛遂自我推荐跟随去。到了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谈了很久没能如愿。这时,毛遂很有礼貌地挺胸而出,阐述了秦王吞并天下的企图,讲明了战争对赵、楚两国的利害关系。楚王听后顿然醒悟,立即派兵增援赵国。此后千年来,“毛遂自荐”成为典故,人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关键时刻,自己推荐自己担当某项任务。
有家报纸,反映部队领导干部的带兵艺术,其标题是《爱将胜于怜子》。笔者开始不明其意,后来想到了三国一个故事:长坂坡一战,蜀军被围困。赵云为救刘备儿子阿斗,单枪匹马冲出重围,血染战袍。没想到刘备将阿斗摔在地上,然后怒吼:“你为这孺子,险损我一员大将!”
读者看了上述两个标题和文章,等于重温了两个历史典故,丰富了历史知识,加深了对标题和文章的理解。
二、精简标题文字。
历史典故有根有据,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巧妙运用制作标题,文字精炼而意义深远。
如《今日“伯乐”》,这是一张报纸的新闻标题。说的是“四化”建设中发现、选用人才的事。伯乐是古时相马的能手,慧眼可视千里马。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和伯乐联系起来,言简意深,尽人皆知。
《新民晚报》有则标题《真正“空城计”
再看,《今白日“伯乐”》,这是一张报纸的新闻标题。说的是“四化”建设中发现、选用人才的事。伯乐是古时相马的能手,慧眼可视千里马。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和伯乐联系起来,言简意深,尽人皆知。
《唤起“大禹”千百万》(《人民日报》);《请“三农”升帐
三、增加审美情趣。
把典故的原始意义引入文章标题,将主题思想借典故寓意表达出来,生动活泼,引人联想,且富有幽默美感。
上世纪,一批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到内蒙参加边疆建设。由于生活艰苦,加上有些知识分子政策没落实,一部分人要求回内地。北京一家报纸,根据王昭君为民族和亲,远嫁内蒙的故事,拟题为《“昭君”为什么要归“汉”?》典故众人皆知,标题风趣幽默,具有美感。如果拟题是《他们为什么要求回内地》,那就逊色多了。
《笑时犹带岭梅香》,这是一家杂志的散文标题。典故出自苏轼《定风波》。受当年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朋友王定国被贬谪到岭南,他的歌姬柔奴毅然随行。几年以后,朋友王定国携带柔奴北返,苏轼备酒款待,又看到了柔奴。柔奴在酒席上谈笑若常,没有丝毫埋怨与不满。苏轼感叹不已,写了一首《定风波》,“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赞美柔奴积极乐观,经历了磨砺,也能保持豁达,面带笑容,灵魂有馨香。典故具有情爱之美和心灵之美。
《江西日报》多年前有则标题,《棒打鸳鸯拆梁祝
四、重温精辟成语。
很多历史典故,经过长时期的锤炼而定型为成语,生动活泼,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和美感。
如《安居乐业》----市郊城镇住房建设巡礼(《解放日报》)。此成语源于汉书《货殖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汉书《谷永传》:“使天下黎元,咸安家乐业”。这成语亦作“安家乐业”,其意是人民居处平安快乐,各乐其业。文字精辟,言简意深。这成语说明中华祖先,早有民生思想。《旗鼓相当,一决雌雄》---写在“今晚报杯”决赛之前(《今晚报》)。“一决雌雄”,源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愿与汉王挑战,一决雌雄。本标题巧用成语,其意是以比赛来决定胜败。《未雨绸缪 胜于亡羊补牢》(《中国法制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典故来自《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用现代话说,走失了羊再修补羊圈,还不为晚。比喻做事虽已失败,如果及时补救,仍有成功的可能。言简意明,其意深刻。
也有拆用成语作标题的,如《鱼目岂能混珠!》(《江西日报》)。此标题是“鱼目混珠”成语的拆用。鱼目很像珍珠,容易冒充,用喻以假乱真。《韩诗外传》:“白骨类像,鱼目入珠”。
成语也可省用。如《巾帼神枪手
以上成语类标题,音韵和谐匀称,语意深刻,并有节奏鲜明的音乐性美感,令读者心悦诚服。我国成语丰富多彩,笔者书房存放的《汉语成语小词典》上,较常用的就达3000多条;《成语法典》中成语故事5000多个;
但是运用典故、成语作标题,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需要,贴切文意,谨慎巧用,不可弄巧成拙。同时,要考虑到成语、典故是否流行,读者能否理解。如果随意搬用或改用,使人产生歧义,就不足为刑了。
(2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