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话明月王成宗(长沙)

(2022-10-01 22:23:21)
标签:

文化

中秋话明月

王成宗(长沙)

桂花始飘香,中秋即将到。秋高气爽,月色光明。

据史书记载,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上古时代开始祭月24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周礼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活动。唐书·大唐记》始八月十五中秋节 以后,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节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结合起来,使中秋充满了浪漫色彩。

中秋明月,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高悬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熠熠生辉。中秋明月,对于中国文化人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诗画三种不同体裁,成为众家吟诵描绘的核心。仅以诗词为例,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多少咏月的佳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代李白古朗月行),诗人以孩童的口语,描写月亮的清明可爱,充分表现出孩童天真无邪与对大自然的可爱幻想。读着此诗,也能勾起我们成年人对童年往事的追忆。李白还在月下独酌中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代白居易琵琶行。诗人感叹年轻时代贪图享乐,虚度了无数的大好光阴。等到青春已逝,恍然觉悟到年华已不再来,留下的只是一声声叹息和悔恨。白居易还在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中感叹:“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代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这两句诗描写面对中秋明月,勾起人们无尽秋思。即可当成是对自己亲友的怀念,也可认为是诗人望月抒怀,流离奔走天下,长年飘泊异乡的伤感悲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再看宋代词人们吟月佳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近中秋白,风从半夜清。(高士谈不眠)。月近中秋分外明亮,风到半夜更显得清凉。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庵御街行) 每年到了今天晚上,月光都像绸布般的皎洁明亮。可是伊人却依然在千里外的远方,年复一年,明月如故,分离依旧。而思念深情却是一年比一年更深更重。后人常有这几句诗词,形容人饱赏相思之苦的凄凉心境。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吴歌凭玉梅团圆) ,月儿弯弯地照耀着九州,尽管是处在同样的月光下,有些人家欢乐欣喜,有些人家却是哀愁忧郁。这两句民歌,描写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遭遇。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田为玉台挂秋月) 。一轮秋月高悬在空中,我薄施粉黛,如同梅花上稍带一层霜雪。……庭院中的花儿已经落尽,春光消逝,连月亮也显得无情圆了又缺。这是一首闺怨词,女主人埋怨自己用情太深,迁怨于月亮的圆缺。

赏月的诗词还很多。月亮之所以被诗词家们所钟情,是因为在天体中,月亮最为变化多端。他有盈亏圆缺,有新残朔望。满月如盘,弯月似弓。

中秋月亮,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寄托着人们无限遐想。笔者在职40多年,当宣干做记者,在省政府任职,利用开会采访出差的机会,跑遍了全国重要地域。在碧浪千里的南海边,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在青山绿水的大江南,都见过中秋月亮。不管在何处,中秋月亮一样圆,一样美妙绝伦。在我家乡湘西北的世外桃源”,中秋节时,月亮下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有月是故乡明之感。

其实,每个月十五月亮都是圆的,都很明亮美丽,只是人们不在意。有时见不到月亮,那是被云层所遮。蓝天月亮永远不会失去,正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宇宙是无限的。面对大自然,我们人类显得如此的卑微和渺小!

 

(1580  2022.9.)


王成宗长沙
1273794923@qq.com
湖南省铁路护路联防办
原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手机139731690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