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老人无私也无情
王成宗
(长沙)
墙上的挂钟,每天总是“咔嚓”、“咔嚓”不停地走着,每走动一分,个人生命就少了一分;桌上的台历,每天总是一页页地翻过,每翻过一页,个人寿命就少了一天,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一年360天,十年3600天,既使一个人活100岁,也不过36000天,这个账个个都会算。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重生命却不珍惜时间。
欧洲有些人,一瓶啤酒能在桌边坐一下午;广东有些人,一次早茶可在餐馆坐一上午;湖南有些人,整天都坐在麻将馆里。对他们来说,时间是消费品,时光是用以消磨的。
珍惜时间,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古人早就告诫我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今天”构成的。每个人都会乘坐“今天”的班车驶向明天。“昨天、今天、明天”组成人的生命。生命的内涵在今天,只有抓住今天,才有硕果累累的明天。珍惜今天,就是珍生命。聪明的人,检查反审昨天,珍惜抓紧今天,周密规划明天。愚蠢的人,哀叹昨天,挥霍今天,幻想明天。
时间里的人生,各具百态。有的人珍惜每小时,沉稳而勤奋;有的人消磨时光,散慢而懒惰。时间可以造就天才,也能造成乞丐。
时间老人是有心计的,他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却悄然地改变着人们。人们的成功与失败,前途和命运,都掌渥在时间老人手里。那些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人,就会功到自然成。那些冷漠时间,东游西荡,无所用心的人,自然被时间抛弃,到时一事无成。环视左右,这一现象每个人都会心中有数。
时间老人是无私的,一天24小时,一年360天。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是富者,还是穷人,他都一视同仁。不给官员、富者多一分,也不会让百姓、穷人少一秒,最为公平。
时间老人也是最真诚的,总是一秒一秒地在走,永不跨越,永不等待。时间老人又是无情的,不管是谁,他可以无声无息地敲落人的牙齿,染白人的黑发,在人脸上刻下条条痕迹。
常常听人说:“人生苦短,日月如梭。” 是啊!自己不知不觉就到了
“古稀”之年。眼见阳台盆景中的鲜花,一次次地开放,又一次次地凋零,年复一年。近些年来,每年我们同学、战友聚餐时,只见每人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聚餐的人一年比一年少。说是有的“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去了”。长沙我家住宅的一个门栋里,几位老人过去经常碰面,几年间,就被时间老人接走了3位。现在,自已才真正感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生七十古来稀,”
时间老人留给自已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加倍努力,经常写作到深夜,三五天出一篇文章,尽快将人生的积累和感悟记录下来。2020年底出版的《情系三湘》一书(是本人第10本文集),近80万字是近5年的拙作,也是对5年人生的一份总结。心想自已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让时间点燃自已夕阳的余辉。
“你70多岁了为啥还拼命地写作?”
上述就是我对好友关心的回答。有一天,当时间老人通知我到马克思那里去报到时,回想人生几十年便问心无愧。从铁路基层站段,以写作为已任,一步步走进分局、铁路局、铁道部《人民铁道》报社做首席记者;叶落归根回湘后,到省府铁路护路联防办任副主任,退休至今仍笔耕不止。以后去见马克思时,回想一生没有虚度时间,这样可以自我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