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
(2014-10-28 17:47:26)
标签:
股票 |
分类: ✿【教育教学】✿ |
|
学时 |
第一课时 |
年级 |
四年级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欣赏作品、思考交流、创作表现的活动中,体验白板交互环境下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理解特异构成的定义和设计特性构成的具体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
重难点: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设计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措施: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白板交互性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重复和特异形区别,感受定义;通过交互式白板,师生互动设计特异形。 |
|||||
|
学情分析 |
|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媒体使用及分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 使用功能) |
||
|
一、游戏导入
|
|
1.出示( |
故设悬念,激发兴趣。 |
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二、问题导学
|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特异现象,从中归纳规律。 |
出示导学问题: 1.说说不一样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2.特异构成由哪几要素组成? 3.试着总结特异构成的制作步骤。 |
1.利用导学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 |
PPT课件出示图片,文字 |
||
|
三、自学检测
|
1.引导学生通过导学问题自主观察思考,归纳特异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体验重复现象和特异现象的不同感受。 |
1.出示三张图片,请学生观察,指出不一样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2.出示一张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和特异现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分别带给你什么不同感受? |
1.检测自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2.明白特异现象主要有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方向不同、形状不同等 3.重复现象带给人们和谐、整齐之美,特异现象醒目突出之感。 |
PPT课件出示图片,文字。 PPT实现自定义动画效果,满足教学需求。 |
||
|
四、分析探究
|
理解特异构成的概念、特点及变化规律。 归纳设计步骤方法,进行简单的特异构成练习。 |
1.特异构成的定义: 课件出示重复、特异概念,学生齐读。 2.寻找要素: 课件出示范作,请学生观察分析,尝试总结特异构成由哪些要素构成?基本形和骨式。 3.白板出示未完成的特异构成作品,请学生上前将素材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操作并放入空格。 A.大小特异 B.颜色特异 C.形状特异 D.方向特异 4.连线: 5.白板出示三幅特异作品和基本形找出三幅作品中相对应的基本形连线。 6.归纳基本形种类:几何形,简单基本形,具体形象等。 7.归纳制作步骤: 请学生尝试归纳制作步骤方法,教师出示课件动画演示步骤。 A.设计骨式图,设计重复基本形并放置排列在骨式图中,3.设计特异基本形。 |
1.了解特异构成的定义。 2.特异构成的组成要素--基本形和骨式。 交互式白板上,学生直观操作,教师指导,展示设计过程:大小、颜色、形状、方向特异。解决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分析,师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探讨归纳出特异构成设计步骤方法。 |
本环节使用白板笔代替鼠标,做到了播放、切换、书写自如,方便快捷。 学生利用白板缩放、移动、旋转功能将特异基本形进行大小、方向改变后,拖拽到骨式图空格中完成特异构成练习。操作在白板上进行,直观展示设计过程,提高学生注意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学生利用白板画笔功能进行连线,既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提高学生设计欲望。 |
||
|
四、自主表现
|
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
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并为学困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
通过作业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特异构成的理解以及让其掌握设计方法。 |
|
||
|
五、展示交流 |
部分优秀作业展示。 |
1.展示部分优秀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2.播放特异现象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运用。 |
通过让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总结,再次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优秀作业。师生共评。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