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正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大三的他和4个室友一起参加广州马拉松10公里跑,上午9时20分许,他刚冲过终点线就一头栽倒在地昏迷不醒,经过20个小时的抢救后,终因多脏器衰竭不治身亡,年仅21岁。
广州首次举办马拉松比赛,据当天消息,共有1517名参赛者出现程度不同的不适,情况最严重的是分别参加10公里跑和5公里跑(迷你马拉松)的两名男选手,他们都在冲过终点线后晕倒,并一度呼吸心跳骤停,一人恢复意识,另一人抢救无效去世,引发市民关注。
这是一则让人吃惊和心痛的消息,不仅想到了国人的体质问题,特别是儿童和青年的体质和健康,下面是陆续收集的一些调查数字:
——目前,全世界有15.5亿超重或肥胖儿童,其中1.2亿在中国,占全球肥胖儿的8%。
——调查显示,每天坚持运动的大学生仅占8%,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周几乎不运动或只运动1—2次(分别为22.5%和35.9%)。
——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两周军训,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
——根据统计,中国人患病人次数由1993年的43.6亿增加到2008年的52.5亿,15年间增加了20%。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有4.6小时用于静态行为,18至29岁静坐行为时间最长5.4小时。
http://exam.eastday.com/eastday/exam07/node196781/node196782/node196783/images/01180104.jpg
一个“奥运金牌大国”,却是“八成人不喜欢锻炼”的尴尬现实。是客观因素使然,还是我们自己太懒?也许是观念,也许是习惯,中国人对身体对体育对锻炼有二个特点:
一是注重养生,不注重运动。近年来健康成为更多人关注的问题。工作好、生活好、身体好是人们一直追求的梦想。但人们更喜欢足浴、泡温泉、吃保健品,连孩子吃保健品也很普遍,所以近年我国的保健品市场的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养生保健企业至少在10万家以上,在2009年就超过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二。
二是爱看体育比赛,不爱体育锻炼。我们为体育赛事疯狂,但我们不爱运动。许多人可以连续熬夜观看世界杯比赛,却不愿意挤半小时锻炼。再如对奥运会的热心度,国内权威收视率调查机构CSM媒介研究发布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国内收视数据,当时全国共有8.42亿观众通过电视实时收看奥运会4小时的开幕式直播。
当然,我们还有更多缺少锻炼的实际理由:首先,加班代替了锻炼。不管是工人还是白领,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中国是世界上加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下班后太累了不想动的人很多;其次,应酬代替了锻炼。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应酬也是人情社会所需。再次,设施限制了锻炼。公共体育场所和设施过少,专业场所既使有也消费不起,连学生的体育锻炼都难满足。尽管我们的竞技体育发展很快,但群众体育却需大大发展。
所以,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日常身体锻炼,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国民体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http://pic.ahradio.com.cn/0/00/71/29/712981_951985.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