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最美乡村教师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教育精神

(2012-09-10 22:20:15)
标签:

最美乡村教师

于贵勤

马复兴

邓丽

教育

      http://p3.img.cctvpic.com/20120810/images/1344567114251_1344567114251_r.jpg

    昨晚,看了央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有些感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最艰苦的地方,因为有了最美的乡村老师,也就有了乡村孩子们快乐的童年!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因为有最美乡村教师爱的传递,才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滋味……

 

     于贵勤,河北省承德县孤山小学校长。一位让过去只有一个手摇铃,12间缺门少窗破旧教室的小学变成一座占地1.3万平方米、能容纳200多名学生上课的一流乡村小学的校长;一位每天凌晨3时起床,坚持给学生们烧暖气8个年头的“锅炉工”校长;一位用自己的工资给三个孤儿交学费并抚养他们14年的妈妈老师……

 

  马复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教师。虽只有高中学历,身体严重残疾,但一周承担着二十几节课的教学任务。虽双臂残疾却写出漂亮的板书,靠的是一个“拚”字,拼了27年,拼得很出色。为了不让一个学生辍学掉队,他坚持家访,先后让200多名逃学、流失的学生重返了校园……

 

    邓丽,09届支教生,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毕业生,一位自愿去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学执教的“傻女”,打破了鹤峰县中营乡高原小学原来只有男老师且平均年龄52岁的局面,成了高原小学第一位女教师和英语教师。她让高山之巅的孩子们学会了讲普通话和英语,给高原学校带去了青春和活力……

  ……

    正当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都在反思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教育精神在哪里的时候,于贵勤、马复兴、宋玉刚、邓丽、德光、肖山、刘效忠、陈万霞、吴金城等……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言行突然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精神。

    在发达地区、在重点学校,大家似乎都在为孩子们的分数、升学竞争和奔忙,各种补课收费、课外家教层出不穷,有的学校为了有高分生源甚至出现了进校前为孩子们测智商的做法……

    而最美乡村教师,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既使自己不要报酬、没有休息也要给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力量,用忘我的大爱精神去感染和教育孩子们,这种美,美在播种——播种真爱;这种美,美在坚守——坚守真爱;这种爱,既是爱孩子,也是爱教育。

      爱孩子。他们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平等的,每一个孩子都如同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这种真爱的播种所收获的不是红包、也不是谢师宴,而是一个拥抱、一声妈妈、一个孩子们用大冬瓜做成的老师的笑脸……昨晚,当一群少先队员面对最美乡村教师敬一个礼深情地喊着“老师好!”的时候,谁不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似乎就是我们都在寻找的那种师生情意……
   爱教育。教育,教的目的是为了育。教师的天职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然而教书容易育人难。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告诉大家,教书不光是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爱护和引导学生;教育不光是升学,而是去达成幸福。是培养孩子们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教育不是管压,而是唤醒,用自已的言行去唤醒孩子们的正能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爱、学会创造……
   最美乡村教师,他们的美既来自于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来自于乡村贫困环境的压力逼迫,当他们奉献于贫困乡村的教育事业之时,社会更应该关心贫困乡村的教育和爱护我们可敬的最美乡村教师
    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公平,在集中资源办城市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同时,需要重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帮扶,只有真正重视贫困乡村地区的教育,才能减轻乡村教师的负担和压力,让他们在付出的同时得到应有的生活待遇和生活质量。

    愿教师节——这个充满爱的节日更具教育的味道,并祝教师们天天快乐!

  

 

 说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