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的今昔(二)
(2017-03-30 15:21:42)分类: 漫话中医 |
(二)
目前,安宫牛黄丸已由传统的内科危急重症扩展、渗透到临床各科疾病,其中既有危急重症,又有疑难杂症及一般病症。安宫牛黄丸治疗报道较多且效果较好的疾病大致如下。
1.1 中风。中风为内科急症,又称脑卒中,急性期大部分患者都有神志改变,轻者神昧,即神 志界于清醒与昏迷之间为朦胧或嗜睡状态,也称中经络者。重者神昏,也称中脏腑。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均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临床以头痛、呕吐、瘫痪、迅速出现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基本病机是肝阳上亢,虚风内动,热入心包,痰蒙清窍,治疗以积极抢救为先,豁痰开窍为主,安宫牛黄丸具有清心泻火、解毒豁痰、平肝熄风、醒脑 开窍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意识障碍程度,缓解失语及偏瘫症状。
1.2 急性传染性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患病者多为 10 岁以下儿童,其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易留有神经系 统后遗症。中医认为主要由“暑热(湿)疫邪”所致。安宫牛黄丸对内毒素性脑损害细 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刺激和促进细胞免疫,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和 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了清除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用后能使暑祛疫毒散、窍 开神醒、热退抽搐停。
1.3 呼吸系统疾病。肺性脑病是指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的后期,特别是合并呼 吸道感染时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而发生的精神、神经症状。该病属于中医学的“肺胀”、“喘脱”等症的危险阶段。在急性发作时治标为先,重用化痰开窍药物,可提高疗效。
1.4 消化系统疾病。肝性脑病也称肝昏迷,是由于肝脏严重损害,引起以意识行为异常和昏迷为主的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其中急性肝性脑病多由暴发性、重症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化学药品如四氯化碳或毒蕈引起的中毒性肝炎,以及急性妊娠期脂肪肝引起;慢性肝性 脑病常见于各种病因的晚期肝硬化、门-腔吻合术后、晚期肝癌、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 任何慢性肝病的终末期。祖国医学认为其属瘟黄、急黄、肝厥的范畴,以精神烦躁,神志昏蒙为主症。安宫牛黄丸可保护血脑屏降,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脑组织对细菌 毒素及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保护脑组织,还具有显著的镇静、抗惊厥、消炎、解热作用,可增强免疫机能,改善患者的多种机能状态。
1.5 重型脑损伤神昏、高热。应用安宫牛黄丸鼻饲或保留灌肠,治疗颅脑损伤高热,提示安宫牛黄丸能 迅速降低体温,防止抽搐,减轻昏迷症状,促进昏迷清醒,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少气管内分泌物,预防窒息及肺部感染,减轻脑水肿及脑细胞损害,达到大脑功能快 速恢复的日的。
1.6 儿科疾患。将安宫牛黄丸用于儿科常见证痰、热、惊、厥的治疗,服药2 天后热退或 痰喘消失74.7%,6 天之内痊愈的有 97.3%。用药后2日,抽搐停止,意识及肢体功能 恢复,病情痊愈者占 77%。
1.7 精神疾患。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反应性意识模糊状态中的痰火扰心型亦有较好的临床疗 效。黄氏等治疗精神分裂症属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火上扰清空且伴有大便不通 者,常配合安宫牛黄丸以除痰安神,通便泻火,使病情得到控制。孙氏等用小柴胡汤 加味配合安宫牛黄丸治疗 17 例狂证病人,经服药 8-12 剂,治愈 14 例,无效 3 例。蒙 氏运用安宫牛黄丸为主,泻火开窍安神,辨证治疗狂证,获良效。
1.8 中毒。范氏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两组患者均采用催吐、洗胃、阿托品化及解磷定等治 疗,中药组同时番泻叶煎汁灌胃及甘草绿豆汤频服,高热 39 度以上西药退热效果欠佳 者给与安宫牛黄丸1粒,化水灌入。患者体温在 0.5-4h内开始下降,在 4-15h恢复正常。 中药组存活率 100%,而西药 80%。索南扎西等治疗 1 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 治疗过程中患者自主呼吸停止,昏迷、清醒交替出现,至第 7 天通过胃管注入安宫牛黄 丸、麝香水,次日清醒后再未昏迷,持续用药两天后停药,住院 15 天痊愈出院。张氏认为氯氮平中毒患者属于毒犯心包,痰热闭阻神窍,治疗 1 例,先后鼻饲安宫牛黄丸共 3 粒,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