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患者的“纠结”

(2016-03-21 09:07:33)
分类: 行医随笔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人都有患病就医的经历,从临床上看,都多数人有一些医学知识,采取正确的就医过程,也有一部分人自始至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纠结”,具体表现在如下:

一、我为什么患病?

一位乙肝患者前来就诊问医生,“我为什么得了乙肝”?医生回答乙肝主要是有三点易患病,母婴传播、和乙肝患者密切接触、医源性血液传播。他的回答都不存在,那为什么自己得了乙肝?这个问题他上网查了许多遍,咨询了一些医生,一直“纠结”很久。其实许多疾病的病因都不好说,当患病后,可以寻找自己患病的原因,以后加以注意,但不是始终“纠结”在一个问题上,已经患病了,就要积极选择正确的治疗,研究如何配合,而不是还停留在我为什么患病上。

二、我什么时候好?

一些人患病后非常“着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的“着急”始终贯穿在就医过程中。其实,任何疾病医生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痊愈,只能凭经验说一个大概。比如,常见病“感冒”,一般37天痊愈,可是临床上也能见到半月未愈的。而许多慢性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预料的事情很多,还有个体差异性等等。因此,医生不可能给患者一个准确的答复。那患者为什么希望得到疾病痊愈时间表呢?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把生活安排的非常紧凑,如果病不能痊愈,后面的生活、工作无法进行,这就是要求医生准确答案的基本心理。

三、治病中的犹豫。

   一些人患病后在求医过程中,“犹豫”,占据看病整个过程中,一会儿看中医,一会儿看西医;一会儿看这个医生,一会儿看那个医生,多疑多虑,反复无常,心态始终不好。患者的心态是疾病康复与稳定的关键之一。有的人得病后精神过度紧张,采取各种方法来获取有关疾病的资料,查来查去,把自己都搞糊涂了,弄得很累。反之,一些人精神放松,能泰然处之地对待疾病,其结果反而效果很好。我曾经治疗一个肝癌的男性患者,六十一岁,第一次就诊时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腹水,问题很严重,当时病人的老伴流着眼泪问我,是不是肝癌?还能治吗?。看到患者与家属期盼的眼神,我真是不想让他们失望,又要尊重事实,于是我就告示他们试试看吧,最好中西医结合来治(也分担自己的压力),没想到患者本人却说,只看中医,只吃中药,因为别的医院说只能活3---6个月,所以说“活一天算一天”,他想的很开。在病人开朗的性格与密切的配合下,病人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观,三个月后腹水消退了,精神也好多了,最后活了五年半。

      总之,患病后的配合治疗非常关键,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不要消耗在无限的“纠结”中是配合治疗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