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

(2011-01-13 07:53: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漫话中医

二、神奇的中医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它们统一有序由相互联系。世间百草皆有属性:寒热温凉,辛酸甘苦咸。四气五味,各有所司。人也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古朴的哲学思想滋润了神奇的中国医学。于是,五千年来,一根针,一把草,护佑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

    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这段话出自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的《难经》,“望闻问切”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通过望、闻、问、切,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准确“辩证”,然后治病。用专业术语来说叫“辩证施治”。它体现了唯物辩证和系统论的思想。在临床上曾治疗一个肝硬化患者,一位五十七岁的女性,当服用中药一年后,肝硬化得到了缓解,而意想不到的是她150度的花眼好了,这是什么道理呢?中医认为五脏与五官通过经络、气血相连,肝开窍与目,所以,在治疗肝病的时候,肝的功能好了,自然眼睛的功能也好了,这不能不说中医的神奇。

    中医是一种文化,西医是一种技术,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西医是治疗人患的病。与中医整体观不同的是,西医是微观的“辨病施治”。临床上“在治疗慢性肝炎时,西医近年来采用基因、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该病的研究获得了很大进展,也取得了对于抗病毒和调节免疫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的这一共识,但是至今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而对此中医独具特点和优势。中医强调辩证施治,重视病人个体差异。虽然同是慢性肝炎,病程长短不同,通过辩证进行不同的治疗,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化验去治‘大三阳’。气滞血瘀者,当以祛邪为主;气虚血滞者,当以扶正为先。”这些理论体现了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看中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根据病人的体质、体征,结合天时、地理、病史等诸多社会因素确定症结和治疗方案,这就是著名的三因理论“因人、因时、因地用药”。临床上因地而行、因人而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根据中国的国土幅员辽阔,南北方人的生活环境、体质状态均有差异,因此,同样的病,在用药、剂量上应有所不同。如给内蒙古人看病,药的分量要加倍。否则没有效力。因为内蒙古寒冷,当地人多吃牛羊肉,尽喝牛奶,少吃蔬菜,身体强壮。所以药力要加强。”名医之所以也是明医就在于“善乎明辨”。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功;切而知之谓之巧。这“神圣功巧”是医家的真功夫。因人因时地辩证,贵在知常达变。平凡的望闻问切里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道理。

    1958年8月30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年轻的住院医师尹惠珠在没有注射麻药的情况下,成功地给一位患者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这次手术,成为中国第一例针灸麻醉手术。一根小小的银针引起了世界的震惊。针灸的发明是伟大的,中医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就记载了系统的针灸理论。两千年前的《八十一难经》明白写着,用针刺“俞”位,即可止痛。古人还有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头顶寻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意思是只要扎对合谷、列缺、委中、三里等穴位,相应部为的病痛即可针到病除。而早在2400多年以前,神医扁鹊用针灸治好  国太子的“尸厥”,让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则几乎家喻户晓。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明,针灸可以治疗300多种疾病,对100多种疾病疗效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