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二:疗效好坏,全在医生:
一些人不管患了什么病,只要到医院看过医生,就觉得万事大吉,该自己做的事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大夫的事了。病好病坏,不在自己,全在医生。疾病好了,那是大夫医术高超,道声“谢”完事;病要没好,换个医院,这样一来二去,很可能延误病情。
曾有一患儿夜间发烧,家长天不亮就带孩子到某医院就诊,医生诊为上感,开了一些药,包括一些退烧药。回家服药一次后,到了中午,烧仍没退,家长急了,又带孩子到第二家医院就诊,诊断如前,又开了一些药,与上一家医院开出的药同类不同种。家长自作主张,停了第一家医院开出的药,改服新药。到了晚上,烧仍很高,于是家长就带孩子到了第三家医院,此时家长的情绪已不冷静,在叙述病史时,抱怨前二家医院的大夫,总的意思是孩子的烧不见退,全是医生不会看病,没有自己一点责任。大夫听其讲完,耐心解释道:目前患儿仍为上感;因为一般情况下,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过程,而病毒性感冒的发烧有可能持续3至5天,甚至更长;现在患儿发烧一天,所以有可能还发烧。并且任何药物治疗都要有一个过程,家长着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药物起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患儿每一种药物都只服了1至2次,很难做到疾病立即痊愈。更何况感冒发烧患者还需要多喝水、注意休息等其他护理;如果患儿一天跑几家医院,休息、护理就都谈不上;在路上、在医院里还存在交叉感染。
所以患病后,首先应了解患的是什么病;到医院就诊后,服药要遵医嘱,并且要给疾病发生、发展及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切不可忙中出乱。
还有一位慢性肝病患者,病情本来不很严重,医生让其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饮食上要禁酒等。过了一段时间再去化验,结果各项指标都提高了,于是问大夫原因所在。大夫讲此病的特点就是“易反复,病程长”。又过一段时间复查,已是早期肝硬化了。病人既感意外又觉恐慌,大夫也觉得病情恶化得快了些。追问病人医嘱执行情况,才知病人只执行了第一条“按时服药”,二、三条没有执行,理由是工作忙,责任重,经常出差,为了工作,酒得照喝。试想,肝病忌酒、肉、劳累,需多休息是一般常识,此君却工作第一,交友饮酒第二,治病降为三,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患者的康复既有赖于医术高超、责任心强的医生的诊治,又需要病人的配合,即中医所讲
“三分治,七分养”,以良好的心态,执行医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