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后十五日,斗指葵为大寒,时大寒栗烈已极,故名大寒也。冬季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蜇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的扰动阳气,凡事勿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勿急躁发怒。““大寒”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
一 “大寒”的特点:
“小寒”再过十五天就是“大寒”,“大寒”在今年的1月20日,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内,人们把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总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结束之季,隐隐之中已经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二 “大寒”的养生: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大寒”是冬三月之末,在这个季节要注意精神调养,早睡晚起,还应该注意调养肾气,古人常在此节气应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以补充肾气。因为肾气充足,能抵御寒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健体防病的作用。
“大寒”时节,适宜的膳食有“当归生姜羊肉汤”、“红杞田七鸡”、“糖醋胡萝卜丝”等,有温中散寒、补虚养血、润肺通肠的功效,尤其对妇女产后或久病体弱之人更为适宜。这个季节应少食海鲜、冷饮等食物,因为天气寒冷,内食寒凉,内外皆寒易伤脾胃,进而损伤正气。总之,“大寒”过后是“立春”,也就是寒冷的冬季即将结束,春天将要来临,冬三月的养生进补也将结束,迎来万物更新的一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