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蛰,万物萌发,只待一声春雷响

(2015-03-06 09:08:49)
标签:

杂谈


惊蛰,万物萌发,只待一声春雷响

一、惊蛰初至,万物萌发,穿衣宜“捂”

      惊蛰是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醒来的时候。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闽南地区进来还有明显的“倒春寒”现象,更是不能过早的脱下冬装。
      
      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姑娘们,早早的褪去厚重的冬衣,这种穿着其实对身体很不利。特别在初春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穿得少,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特别是膝关节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会引发关节炎。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

二、惊蛰饮食,清淡为主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容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做到饮食品种的多样化,以保证人体能够得到丰富而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惊蛰节气是传染病多发的日子,要预防季节性的传染病的发生,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

三、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从中医理论来讲,春季肝火旺盛,睡眠质量差,所以才会有种“不够睡”的感觉。惊蛰是万物萌动的时节,应该早睡早起,除了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外,更重要的是要顺应天时,不要逆时而动

四、“惊蛰”始至,运动宜舒

      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但是,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这个时节人体肝火旺盛,运动、锻炼也应以舒缓和伸展类的项目为主,戒焦避燥。

      尤其是广大男同胞们,由于排精的原因,男子肾脏易衰,腰为肾之府,肾主藏精,腰部首当其冲,尤其中年以后,不少男子常感腰部酸软无力或疼痛不适。

      临床所谓“四十腰”。腰部强健操则能强肾健腰,预防腰肌劳损,保持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防止腰部运动功能的衰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