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吴夲的身世之谜
(2011-03-18 22:49:42)
标签:
智慧养生中医慈济东宫药签文化 |
分类: 慈济食与酒 |
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是周代秦伯的后裔,列国时分土金陵,建国吴县(现在的江苏省),传到三十一世的时候,遂以吴为姓。后来吴姓子孙繁衍,才分出一支,迁入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定居,这白礁乡就是日后大帝生长的故乡。
父名吴通,母为黄氏,贫病早逝。吴本初习捕蛇、采药,后学针灸、汤药,医名逐渐传播民间,宋朝杨志《慈济宫碑》记载其逝世后乡人私谥为“医灵真人”,供奉为地方神祇,于青礁建立“龙湫庵”奉祀。
大帝名夲(音滔),字华基,先祖世代都是勤修功德,乐善好施的好人。出生于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的保生大帝,系宋代神医,又名吴真人、花桥公。生前医德如佛,医术如仙,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分文。宋明道二年(1033),漳、泉二地瘟疫流行,民不聊生,田地荒芜,他不顾自身安危,率领徒弟,采药炼丹,活人无数。因上山采药,不幸坠崖身亡,终年五十八岁。
吴真人辞世后,人们自发地建宫立庙,塑像祭祀,渐渐发展为一种信仰崇拜,吴真人也渐由神医变成医神。现吴真人的崇拜遍及闽南、两广、台湾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所建庙宇近千座,仅台湾就多达数百座。
据文献记载,保生大帝为北宋闽南人士,本名吴本(音韬),生于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卒于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登白礁村北文圃山龙池岩采药时,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岁。家乡为福建泉州同安明盛乡积善里白礁村,今属漳州市龙海县角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