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式教学法
(2013-01-18 14:52: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辩论式教学法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段话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依据这样的理念,辩论式教学法也应运而生。这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交际应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在不断地学和用中培养语文能力,等诸方面都是有益的。这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所谓“辩论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阅读活动是一种交流对话和参与行为,是一种开放性的构建和创造。而辩论更像是阅读平台上的助推器,它能真正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在感悟品味、言语交锋中提高水平,发挥智慧潜能,展现独特个性化。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辩论式教学法呢?首先,我们要努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并全身心地、自信地进入到辩论的情境。教师应该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如果这种声音是精彩的,我们要要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尽兴的表达见解,展现自我;如果这种声音还是稚嫩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在引导的同时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辩论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其次,要选择适合教材和学生的辩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教学中依据什么来确定辩论题?我们要依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选择好合适的辩题,能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们可以抓住学生有价值的质疑,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辩论,而且一旦解决,学生通过辩论解开了心中的疑问,修正了自己的猜测,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一举多得。还可以抓住课文的矛盾处进行辩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内动力。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矛盾之处展开辩论,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会使学生大脑里掀起智慧的巨澜。展开辩论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促使学生调动生活实践感受去探索事物的本质,从而知理名理提高认识。此外抓空白处和启发处展开辩论。学生的生活积累是不可低估的,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课文的空白之处为辩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启发性的内容能帮助学生打开辩论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走进文章“心灵”,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